-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苯酚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一种水溶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树脂制造、炼
油、制药、焦碳等工业过程,含酚废水的排放会污染水质,造成生物体中蛋白质
变性,引起细胞中毒或死亡,破坏水生生态系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被许多国
家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本文从学校实验楼下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两株高效苯酚降解菌,分别命名为
DB.1和DB.2。针对含酚废水的特性,分析了影响其降解苯酚的关键因子,优化
了苯酚降解菌的降解条件,并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苯酚的降解过程,同时对菌
株DB.1降解苯酚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两株菌DB.1和DB.2可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革兰氏染色均为阳性。
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两株菌均为芽孢杆菌属,DB.1为蜡样芽孢杆菌,DB.2为枯草
芽孢杆菌。
Ea为73.778
为65.614
速率达到34.10
率达到61.77%。
降解;当苯酚浓度为1600mg/L时,降解效率达到62.5%,其中当苯酚初始浓度
(4)当以乙酸钠或葡萄糖作为第二碳源时,DB.1和DB.2对苯酚的降解率
第二碳源时,两株菌的降解效果均出现了下降,分别降低到57.36%、30.696%。
以氯化铵作为外加氮源时,对苯酚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达到83.75%、55.26%,
以硝酸铵和硫酸铵作为氮源时,菌株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分别为71.15%、57.88%
和4】.16%、32.14%。
降解苯酚高效菌的选育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mg/L;
在高浓度时,动力学参数分别为um双=0.53h-1,Vm戤=1.17h~,Ks=180.1mg/L,
Ki=306.48
mg/L。
(6)利用苯酚羟化酶基因(Lph)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呈阳性,
sp.
在利用苯酚时,是先通过苯酚羟化酶氧化为邻苯二酚后,进而在邻苯二酚1,2
双加氧酶(C120)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裂解的。
关键词:苯酚降解茵;生长条件;动力学;降解途径
II
Abstract
Abstract
awatersoluble fromindustrial
Phenol,as organicpollutant wastewater,ismainly
other
inresin and
produced manufacturing,oil
industrial wastewaterCancause denaturationof
processes.Phenolic protein organisms,
cell or of countries
death,destructionaquaticecosystems.Somany regard
poisoning
itas pollutants.
priority
Inthis bacteria、Ⅳim werescreened
work,two lligh-efficiency
phenol-degrading
fromthes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虎彩企业文化调查的分析研究.pdf
- 黄河QD352型载货汽车大修可靠性的分析研究.pdf
- 黄河口粉质土对振动能量的吸收与导致土体变化的分析研究.pdf
- 黄河现行河口拦门沙数据可视化的分析研究与动态演化.pdf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匹配与电机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pdf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模型化与优化控制.pdf
- 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台架的的分析研究.pdf
- 火电厂热力系统实时热经济性分析的分析研究与应用.pdf
- 技术创新与市场互动—中国创新模式选择的分析研究.pdf
- 家具的“绿色”设计的分析研究--_--华日集团家具“绿色”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效益分析.pdf
- 焦炭塔材料复杂应力状态下疲劳性能的分析研究.pdf
- 教育投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_--针对投资结构视角.pdf
- 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的分析研究现代化动态观探讨.pdf
- 进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与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性能和废气排放的影响.pdf
- 警用车载微波现场影音传输系统开发.pdf
- 具有白噪声的离散FitzHugh-Nagumo方程在加权空间中的全局吸引子.pdf
- 开启式热虹吸管动态工作特性的分析研究与其在余热回收装置上的应用.pdf
- 空气净化器动力特性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的分析研究.pdf
- 莱芜市地震危险性分析与抗震设防区划的分析研究.pdf
- 劳动力短缺背景下义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分析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