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补充 张岱《四书遇》中引袁了凡的话说: “孔子非不知哀公不能讨,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讨,而必以告者,欲明大义于三家也。纵无益于齐,而君臣之大防,犹可默夺强臣之魄。” 因此,孔子郑重其事地禀告此事,也是为了警告鲁国的三家大夫。 补充 “隐士,道德高尚,孔子不但敬重,还打心眼儿里佩服。隐士,道德高尚,孔子不但敬重,还打心眼 儿里佩服。但隐士看不起他,嘲笑他。分歧在于:隐士彻底不合作,而孔子却不能忘情于世,忘情于人。他总想在坏人里找好人,不肯放弃最后的努力。” ——李零 儒家哲学说到底,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可以忘却一己的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 ——于丹 补充 一般人做事都重在“事功”,着眼于能不能成功,如果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肯去做的。孔子的境界是不一样的,他不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觉得应该做就去做。从“义”的观念看,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为之”就是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而不在于外在的结果。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一生的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比较: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这两段话有相同之处。是孔子临终前的哀叹,有一种伤感与无奈。回首自己的生命历程,一生梦想没有得到实现。 拓 展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 孔子的死对中华民族来说确实像泰山崩塌一样,但他留下为政以德、礼乐治国的理想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 探究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例如范仲淹、文天祥、诸葛亮等等。 现实生活需要这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这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原动力。 同时,绝不能误解这句话,不可而为之的应该是正义的事,应合乎法律合乎人性发展合乎社会进步的,否则会逆流而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危害。 《论语》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李零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一是责任使然,二是希望尚存,三是必须坚持。 ——易中天 一、初步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此节点出了本文的主题。 二、从一斑见全豹:具体感知“知其不可而为之”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补充材料 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日:“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日:“予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左传·哀公十四年》 探 讨 弑君:以下犯上,篡权夺位,谋害国君。 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 “春秋大义” 这样做是否有干涉别国内政,多管闲事之嫌? 探 讨 哀公:“告夫三子” 三桓:“不可” 孔子:“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 “沐浴而朝” “陈恒” 针对陈成子弑简公这件事,体会哀公,三桓及孔子的态度。 儒道互补:“仕”与“隐”的论争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