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53.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53

* * 第四节 热油管道的停输再启动 热油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停输。停输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事故停输和计划停输。 不论是计划停输还是事故停输,都有一个安全停输时间的确定问题。对于计划停输,制定停输计划时要考虑最长允许停输时间多长;对于事故停输,制定抢修计划时也要考虑允许的停输时间。 热油管道停输后,由于管内油温不断下降,粘度增大,管壁上的结蜡层增厚,会使管道再启动时的摩阻增大。当油温降至凝固点以下时,可能在整个管子断面上形成网络结构,必须有足以破坏凝油网络结构的高压,才能使管线恢复流动,而最高压力要受泵和管线允许强度的限制。所以为了保证管线的顺利启动,必须了解管路在各种情况下停输后的温降规律,以确定顺利再启动的允许停输时间以及停输后必须采取的措施。 管道停输后的温降过程同样属于不稳定的传热过程。温降规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目前采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简化后导出的近似公式计算;另一类就是利用数值方法上机求解。管线的再启动压力除了与管内存油的温度有关外,还受油品性质、管线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更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偏于保守,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一、架空及水中管道停输后的温降计算 ㈠重油管道的停输温降计算 架空和水中管道停输后,管路向外散失的热量就是管内存油和钢管降温所放出的热量。因此,其温降比埋地管线快得多,可近似按集总热容系统计算。 ①忽略断面上的温降梯度 ③不考虑油品物性随温度的变化 ⑤不考虑保温层的热容量 简化处理: ④假设环境温度T0不随时间变化 ②认为管道总传热系数 为常数 在 dτ时间内的热平衡方程为 将上式积分并整理后可得: 式中: D、D1、D2—管道平均直径、钢管内径、外径,m —停输后油至周围空气或水流的总传热系数,W/m2℃ Cg、ρg—钢材的比热和密度 T0—周围大气或水流的温度,℃ Tτ—停输 τh 后的油温,℃ TQ—开始停输时的油温,℃ τ—停输时间,h Cy、ρy—油的比热和密度,J/kg℃,kg/m3 4584=3600*4/π为将时间由秒化为小时后得到的系数 水下重油保温管道的停输温降曲线 该图为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由图可以看出,在高温下,二者符合得很好,当温度较低时,管中原油的传热变为纯导热,已经不满足集总热容系统的条件,二者偏差越来越大。 ㈡热含蜡原油管道的停输温降计算 下图为实测的架空热含蜡原油管道的停输温降曲线。 热含蜡原油管道的停输温降曲线 根据温降曲线,其降温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T TSL): 第二阶段( TNG TTSL ): 随油温和壁温的继续降低,一方面蜡不断结晶析出,使管壁处的原油首先失去流动性,而变成凝油层。随着凝油层的不断加厚,热阻增加;另一方面,油流粘度增大,自然对流放热系数变小,也使热阻增大。而蜡的结晶析出又放出潜热,因而这一阶段的油温下降最慢。 管壁上的凝油层很薄,管内存油至管外大气或水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放热,且由于该阶段油与周围的温差较大,放热强度大,温降快,且整个断面上的油温基本均匀,没有大量的蜡晶析出。该阶段的温降可采用与水下和架空重油管道的停输温降计算方法计算。 该阶段的温降属于有相变和移动边界的传热问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可根据实测的原油C-T关系用数值方法求解。 第三阶段(T TNG ): 管内存油全部变成凝油,油中的传热方式变为纯导热。由于第二阶段发生相态变化,中心油温变化较小,所以该阶段中心油温下降速度快于第二阶段。但由于油温较低,与环境温差较小,温降比第一阶段要缓慢的多。 目前计算第二、三阶段温降较常用的方法是数值方法。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的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包括传热微分方程和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两部分。根据传热微分方程的不同,数学模型分为三类。 ①列出能量方程、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到管内原油的温度分布和流场分布。这种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但计算的工作量很大,上机计算需要很大的内存,且需要的机时很长。 ②不考虑液态油的自然对流,将整个温降过程(包括第一阶段)认为是纯导热过程。传热微分方程即为一维不稳定导热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求解简单。但与实际过程相差很大,结果与实际温降数据相差很大。计算得到的中心油温与实测中心油温的误差可达60%。 ③液态油中按自然对流考虑,凝油层中按导热考虑,并认为等温线为同心圆。也就是说将冷却过程简化为对流和导热方式共存的一维不稳定传热过程。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停输后的温降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 上述数学模型的求解一般可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或有限容积法,编制出计算机程序上机求解。 一般认为,当油温处于第一阶段时,再启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