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蝇鼠蟑防制工作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蚊蝇鼠蟑防制工作规范

1.目的 为了安全、有效地控制蚊蝇鼠蟑,规范蚊蝇鼠蟑防制用药和防制技术,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蝇类、蚊类、鼠类、蟑螂等有害生物防制的方法、器械、药物使用、防制设施、杀灭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标准及监测技术的流程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有组织的从事蝇类、蚊类、鼠类、蟑螂等有害生物防制的行为。 3.内容 3.1 蝇类防制技术规范 3.1.1 术语和定义 3.1.1.1 蝇类 蝇类生物学分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瓣蝇类。蝇属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卵、幼虫(蛆)、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少数蝇类不经过卵期,直接产出幼虫(蛆)。 3.1.1.2重点单位 蝇类防制重点单位是指生产或加工、销售、储存食品、药品和容易招引苍蝇孳生的单位或场所,包括食品加工企业、市场、宾馆、餐饮店、农贸市场、畜牧场、屠宰场、垃圾中转站等。 3.1.1.3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一般场所 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指一般单位内的食堂,包括厨房、餐厅和垃圾房。重点单位的一般场所指生产或加工、销售、贮存食品、药品以外的房屋,如办公室、宾馆的客房、公共环境等。 3.1.1.4防蝇设施 能够阻挡蝇类进入室内或接触食物的各种设施,如纱门、纱窗、风幕机、门帘、纱罩等。 3.1.1.5成蝇密度 指某一监测方法在某一监测点单位时间内所监测到的蝇只数,密度单位有:停落只数/m2.15min(目测法)、只/每张或每条(粘蝇纸法)、只/每蝇笼.h(笼诱法)。 3.1.1.6孳生物和孳生地 适合蝇类孳生的物质为孳生物,如腐败动物、腐败植物、人粪、禽畜粪和生活垃圾等。存有蝇类孳生物的容器或地点称为孳生地。 3.1.1.7标准间 15㎡为一标准间,小于15㎡的独立房间视为1个标准间,大于15㎡的按 15㎡折算。本标准所提到的房间即指标准间。 3.1.1.8滞留性喷洒 滞留性喷洒也称表面喷洒,是将有持效性的杀虫剂,按有效杀虫剂量直接、均匀地喷洒在需要处理的物体表面,致接触的虫害中毒死亡,滞留喷洒适用于室内。 3.1.1.9空间常量喷洒 空间常量喷洒(低容量喷雾)是一种将液体杀虫剂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直径小于200μm的微小液滴(细雾或弥雾),快速杀灭飞行害虫的方法,空间喷洒有热烟雾和冷烟雾两种。 3.1.1.10 LD50 即半数致死剂量。指使半数实验动物致死所需要的药物剂量。表示该药物对人和动物的毒性大小(以下同),LD50值越小毒性越大。 3.1.1.11 KT50 即半数击倒时间。是使半数昆虫击倒所需时间,表示单位为分(min)或小时(h)(以下同)。 3.1.1.12 蝇类鉴定常用名词解释 (1)鬃 鬃为竖直强大的毛,根部有明显的毛窝,有明显的数目、位置、长度和倾向。 (2)毛、微毛、樱毛 毛较鬃为弱,较细; 微毛为极微小的毛,常在较高倍数的放大镜下才能看到; 樱毛指细长而端部呈卷曲的毛,一般总是成行密生,如麻蝇脚部的毛。 (3)粉被 粉被指极微细而致密的小鳞被,在体表上形成成片的、淡色的和粉状的色斑,在来自不同方向光照下往往能闪烁变色。 (4)刺 刺指特别粗硬且直的构造,细小的叫小刺或棘。 (5)栉 栉由成行短直而密的刺状鬃形成,如某些雄性麻蝇足股节常具有栉。 (6)斑 斑是指成片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斑纹。 (7)条、带 条是指与体纵轴并行的条状斑纹; 带是指与体纵轴成直角的横状斑纹。 (8)肢脉 肢脉是指蝇类肢膀上明显的线状条纹,有前肢缘脉、后肢缘脉、臀脉和六条纵脉之分,其中第4纵脉弯曲形状不一,为某些种属的鉴别特征。 (9)鬃序 鬃序指鬃的排列方式,一般用数量来表示。 (10)鬃位 鬃位指鬃生长的位置。胸部后背中鬃仅有最后的1对,即称小盾前位。足部的鬃位又可分为基位、亚基位、中位、亚中位、端位、亚端位。 3.1.2 蝇类防制操作流程 蝇类孳生与侵害状况调查→制定防制方案→实施防制措施→防蝇设施设置与维护→评估控制效果→意见反馈修订方案 3.1.2.1 蝇类孳生状况与侵害状况调查 (1)在灭蝇前应由专业人员先进行蝇类孳生与侵害状况的调查。 (2)蝇类孳生状况调查主要是查找室内外的蝇类孳生物或孳生地;重点单位还应查找食品生产原料、产品、废弃物等孳生蝇类的状况。 (3)蝇类侵害状况的调查是检查室内尤其是生产、加工、销售食品、药品场所的成蝇数量及成蝇入侵的途径。 (4)绘制控制区域的平面图,标示孳生地和成蝇侵害场所,记录孳生物数量及其阳性数和必须安装防蝇设施的场所。 3.1.2.2 制定防制方案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防制方案,防制方案应包括孳生地和成蝇密度调查,拟采用的蝇类控制综合防制措施(环境的、物理的、化学的)和实施方案,防蝇设施的设置要求。在防制工作结束并进行防制效果评估后,根据需要修订防制方案,以指导下一阶段的防制工作。 3.1.2.3 实施灭蝇控制措施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