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大古茶山口感简介
十二大古茶山口感简介
在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分布着十二座古茶山,江内、江外各有六座。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有差别,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十二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也就各有所不同。一、江内六大古茶山1、曼撒山(易武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离易武街不到20公里,紧接着老挝边境。这座茶山所产的大叶种茶,叶芽宽大、肥硕、结实,由于茶山相连,因此很难严格区分曼撒茶山与易武茶山,又由于历史上曼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因此也有人认为, 曼撒茶山实际上就是易武茶山。主要品种为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特别是一股山野气息比较明显。易武正山在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著名茶点:麻黑、落水洞。2、革登山:今属勐腊县象明乡的革登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曼庄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是传说中孔明兴茶之地。斗转星移,沧桑巨变。革登茶山鼎盛时期赫赫有名的革登老寨、新发寨、牛滚塘,如今已经找不到茶树了,剩下的只有断碣残碑,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古茶园。本茶区代表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现在比较著名代表茶区有:茶房、秧林等村寨。3、倚邦山: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很大,海拔最高的山神庙达到1950米,而最低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海拔只有565米。倚邦茶山的土壤与易武茶山的相近,这里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冬季雾多,有着茶树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在倚邦茶山,在大叶种传统的种植园,间种着百亩小叶种古茶树,树龄均在三百至五百年,而这些小叶种古茶品质较高,成为该茶区普洱茶品质的代表。代表茶为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兰,汤色深桔黄。比较著名代表茶区有:曼松山、曼拱山。不过曼松所在的王子山已经 不产乔木茶了。4、莽枝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的莽枝茶山,与革登茶山相联,传说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因此取名叫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茶山至今保存有古茶l056亩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5、蛮砖山:蛮砖古茶山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虽同列六大茶山,但以往一直不如其它茶区被重视,或许也因如此,茶区才得以保存较为完整。古茶林集中在蛮砖、蛮林二地,蛮砖有500余亩、蛮林有1000多亩,茶树生长较好、密度较高,每亩约100株以上,其中最大的茶树高3.9米,基径34厘米,树龄300年以上。少被采摘过度,所以目前蛮砖茶区的茶质还保持一定水平。代表茶属乔木大叶种,口感香气较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扬,近年茶质表现仍在水平之上。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相较其它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在历史上就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6、攸乐山:攸乐茶山又称基诺山。攸乐即基诺的音译,是明清以来汉文典籍中对基诺山专用名字和对基诺族的称呼。攸乐茶山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以东。茶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勐宽三坝子,其面积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广的代表茶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目前,江内六大古茶山的产茶量已逐渐减少,产茶的重心已经移至江外。二、江外六大古茶山1、南糯山:南糯山位于勐海县境内东部,平均海拔14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全年降雨量在1500—1750mm之间,平均温度在16—18,相对湿度在80%以上,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由于雾日多,故所产茶品质极佳,全国名茶“南糯白毫”原料就产于此。代表茶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南糯山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2、巴达山:坐落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具有花香、兰香、蜜香。3、布郎山:布朗山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乡,与贺开茶山相邻相近,布朗山面积1016.34平方公里,东部接景洪勐龙镇,西部接打落,南部与缅甸接壤。代表茶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