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方反比律 (Inverse Square Law) 平方反比律的古往今来 由平方反比律得出的有趣结论 场的平方反比律及一些深刻结论 平方反比律的应用 平方反比律是金科玉律吗? 在目前我们所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最熟悉最了解的莫过于万有引力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了。奇妙的是,引力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间有一个共同的事实:它们都遵循距离的平方反比律,即相互作用的场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1 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关系 引力平方反比律是1665年到1667年Newton在家乡居住躲避瘟疫的时期发现的。当时他24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华、才思敏捷的时代,他的引力思想正是在这二年间孕育、发展和形成的。后来Newton在谈到他在1666年间一系列重要发现时写道:“这一年里,我开始想把重力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在求出了在内球面上一个旋转的小球对球面的压力后,我就从行星运转周期的平方同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的开普勒定律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后把使月球保持在它轨道上所需要的力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做了比较,发现它们近似相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在1665年和1666年瘟疫流行的年代里发现的。那时我正处于发明创造的青春年代,并且比任何时候都更关心数学和哲学。” 行星绕日运动的轨道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当时科学界所关心的问题。1679年,Hally与Wren也按照圆形轨道由Kepler第三定律和Huygens在1673年发表的向心力的公式,证明了作用于行星的引力与它们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是他们不能证明行星在椭圆轨道上也是如此。这年10月24日, Hooke在给Newton的信中,提出了引力反比于距离的平方的猜测,并问道:如果是这样,行星的轨道将是什么形状?Hooke给Newton的信重新激起了Newton对动力学的兴趣,使Newton把他的注意力转到椭圆运动问题。 1684年1月,Wren、 Hally和Hooke三位当时英国科学界著名人士在伦敦相叙,讨论行星运动的轨道问题。胡克说他已通晓,但拿不出计算结果。于是Hally专程去剑桥请教Newton 。 Newton告诉Hally他在1679年做了行星在椭圆轨道上时引力平方反比律的证明,断然地说,行星绕日轨道是个椭圆,但手稿压置5年之久,一时找不到,应允重新计算,约期三个月后交稿。 Hally按约再度访剑桥, Newton交出一份手稿《论运动》, Hally大为赞叹。 在《原理》第三篇〈宇宙体系〉中, Newton精辟地表达了万有引力定律:“一切物体所具有的引力正比于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物质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685年, Newton在《原理》中提到引力是物体的普遍属性时写道:“如果依靠实验和天文观察,普遍发现地球周围的所有物体都被吸向地球,而且这种吸引正比于这些物体各自所含的物质之量,月球同样也按其物质之量而被地球所吸引;另一方面,我们的海洋又被月球所吸引;所有行星都相互吸引,而且彗星也以同样方式被太阳所吸引;那么,根据这条法则,我们必须普遍承认,所有物体都天然具有相互吸引的本性。” 1.2 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关系 最早提出电力平方反比定律的是Priestley 。 Priestley的好友富兰克林曾观察到放在金属杯中的软木小球完全不受金属杯上电荷的影响, 他把这现象告诉了Priestley, 希望他重做此实验。 1766年, Priestley做了富兰克林提出的实验, 他使空腔金属容器带电, 发现其内表面没有电荷, 而且金属容器对放于其内部的电荷明显地没有作用力。他立刻想到这一现象与万有引力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他猜想电力与万有引力有相同的规律, 即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应与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1767年Priestley写了一本《电的历史和现状》。 1769年, 爱丁堡的John Robison 首先用直接测量方法确定电力的定律, 他得到两个同号电荷的排斥力与其距离的2.06次方成反比。他推断正确的电力定律是平方反比律, 他的研究结果是多年之后(1801年)发表才为人所知。 1772年英国物理学家 Cavendish 遵循Priestley的思想以实验验证了电力平方反比定律。他将一个金属球形容器固定在一绝缘支柱上。用玻璃棒将两个金属半球固定在铰链于同一轴的两个木制框架, 使这两个半球构成与球形容器同心的绝缘导体球壳。用一根短导线连接球形容器和两个半球, 利用一根系于短导线上的丝线来移动导线。Cavendish先用短导线使球形容器与两半球相连。用莱顿瓶使两半球带电, 莱顿瓶的电位可事先测定, 随后通过丝线将短导线抽 最为著名的是法国物理学家Coulomb的研究工作。 Coulomb曾从事毛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风力发电装置技术规范.docx VIP
- 歐姆龍AOI_OMRON自動光學檢測機編程培訓手冊(完美精華版).pdf VIP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pdf VIP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钢筋笼吊装验算书.doc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作文批改与评价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国仪表协会标准 ISA TR 88.95.01-2008 一起使用ISA-88和ISA-95.pdf VIP
- DB32T 4797-2024 旅游警务服务规范.docx VIP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docx VIP
- 影视传播概论4.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