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pdfVIP

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

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 沈松勤 内容提要 在变革骈俪形态的四六中,欧阳修等人“以文为骈”,运以散体之法,以说理达 意为宗旨,在“古体”与“唐体”以外创立“宋体”。宋体四六虽有失“四字六字律令”固 有的和谐美,却别具一种格调,在宋代士人多层面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呈现出纪事存史、抒情言志等多种功能与价值。其功能与价值虽根植于应用,却具有不可忽 视的文体学与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古文运动 以文为骈 宋体四六 功能与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界过于强调四六与古文的对立,也往往否定四六的功能与价值,甚至认为自韩愈以后, 四六“受了古文作家们最大的攻击,以至于销声匿迹” ;而四六为“言之无物”的“颓废”文体,则 也成了“盖棺论定”,被写入《辞海》的有关条目。因而宋四六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也就自然而然 地被忽视了。对此,近来学界虽有所纠正,但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以往学界对宋四六的否定性评价,无疑出于对北宋古文运动的片面认识,也与当年石介等人反 四六的思想不无关系。北宋古文运动承担了在思想领域复兴儒学、在文学领域变革文体的双重任务; 为了排斥佛老,复兴儒学,石介等人大力提倡古文,摈弃四六。然而,难道四六真的像石介所说的是 “淫巧浮伪之言”,破碎了儒家之“道” ,而唯有古文才能振兴儒学?作为文体范畴的四六、古文与作 为思想领域的佛老、儒学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吗? 现存中唐陆贽《翰苑集》,无论制诰抑或奏议,敷言则俪,均为四六 ;其四六虽出于声律对偶, 但敷陈论列,无往不可,而且每每曲尽事情,词婉理胜。元祐八年五月,苏轼与吕希哲、吴安诗等人 联名上书,称陆贽之文“深切于事情”而“不离于道德”,乃“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反 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这表明四六与古文同样具有明道治世的功 能与价值。 晚唐以后,骈文又称四六,是与古文相对的一个概念。古文追求奇句单行,四六讲究声律对偶, 两者之间有散、韵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彼此如同井水与河水,各不相犯,尤其是在表现内容上,更 不是楚河汉界,不可逾越。况且任何文体都要讲究艺术性。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先秦古 文至今不乏魅力,与其“言之有文”不无关系,即欧阳修所说:“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 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诗》、《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 ①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71页。 ② 《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页。 ③ 《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苏轼文集》卷三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12—1013页。 ④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曾枣庄等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33册, 第78—80页。 ·25 · 文学遗产·二○○九年第五期 盛行于六朝的骈文原本属于讲究艺术性的一种美文样式,王国维将它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誉为“一代之文学” ,但流行既久,渐现堆积典实、浮华靡丽之弊,有伤文章之真美。韩愈倡导古 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四六“绣绘雕琢” ,妨碍了内容的表达,但他对骈文在艺术上的优长仍加 以吸收,故其文“备尽时体(四六)” 。北宋古文运动最终取得成功的标志是继承了韩愈文道并举之业, 既在士林复兴了儒学,又在张扬古文的同时,变革了骈文,创立了宋体四六,使古文与四六在文坛分 疆而治。 本文将讨论宋体四六的特征及其功能与价值,旨在昭示其在宋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二 “以文为骈”与宋体四六 陈师道说 :“国初士大夫例能四六,然用散语与故事尔。杨文公刀笔豪赡,体亦多变,而不脱唐 末与五代之气,又喜用古语,以切对为工,乃进士赋体尔。欧阳少师始以文体为对属,又善叙事, 不用故事陈言而文益高,次退之云。” 陈善也说 :“以文体为诗,自退之始 ;以文体为四六,自欧公 始。” 明人又将四六分为“古体”、“唐体”、“宋体” ,用来区分它们之间的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