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造板工艺
人造板工艺
1、技术是人造板生产工艺的基础。
它的发明,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人已熟知单板制造技术与胶合板制造原理。 1812年法国人发明了单板锯切机; 1834年,法国又颁布了刨切机专利。 1844年以后,经过改进的旋切机在工业生产中正式使用。此后旋切机不断改进,促进了胶合板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叶,德国首先建立了胶合板厂。
2、是在近代造纸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98年英国首先在圆网造纸机上制造成半硬质纤维板。 1914年美国用磨木浆下脚料生产绝缘板,并建成绝缘纤维板工厂。 1916年,干法成型工艺首次在奥地利出现。 1924年美国创造了马松奈脱法(爆破法)纤维分离技术,1928年已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硬质纤维板。 1931年瑞典发明阿斯普伦德法,次年在瑞典建立了第一个用此法生产的硬质纤维板厂,至此纤维板制造工业就脱离了造纸业而成为独立的工业门类。 1943年美国研究干法和半干法制造工艺获得成功,50年代初,在美国、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分别建厂,用上述两法生产硬质纤维板。 60年代初,以干法生产工艺为基础制成中密度纤维板,1966年美国建成第一个中密度纤维板厂。
3、刨花板的发展始于19世纪后期。
1887年德国用锯屑加血胶制成板材,是为刨花板之始。 1889年德国用木工刨花制成刨花板获得第一个专利。20世纪初合成树脂胶粘剂的出现,为刨花板工业生产准备了条件。 1935年法国用废单板制成长条刨花,在铺装成型中使各层刨花垂直相交排列组成板坯,是刨花板中定向技术的先导1937年瑞士提出三层刨花结构的制造工艺。 1941年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装备齐全的刨花板工厂,就使刨花板工业完成了它的技术准备阶段。 40年代末,随着英国和德国分别研究出刨花板连续生产的巴德列夫法和奥卡尔法,并制成相应的成套连续式生产设备,刨花板生产遂进入工业体系。
编辑本段中国胶合板工业
始于 20世纪 20年代初。刨花板在1949年前仅有水泥木丝板,1952年开始生产蛋白胶刨花板,1956年才出现树脂胶刨花板1958年开始试制纤维板,60年代初在北京、上海建立湿法纤维板厂,70年代初建成干法和软质纤维板生产线,1980年开始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现在全部人造板生产能力已超过8000万立方米。
编辑本段人造(木)板特点
与锯材相比,人造板的优点是:幅面大,结构性好,施工方便;膨胀收缩率低,尺寸稳定,材质较锯材均匀,不易变形开裂;作为人造板原料的单板及各种碎料易于浸渍,因而可作各种功能性处理(如阻燃、防腐、抗缩、耐磨等);范围较宽的厚度级及密度级适用性强;弯曲成型性能比锯材好。人造板的缺点是胶层会老化,长期承载能力差,使用期限比锯材短得多,抗弯和抗拉强度均次于锯材。但终因木材日缺,人造板被用来代替锯材的许多传统用途,其产量也迅速增加。西欧国家锯材与人造板产量之比已从1950年的20:1下降到1983年的 2.1:1;中国的二者之比,也从1950年的34:1降到1983年的10:1,下降趋势尚在继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一种可以替代木质“屋面板”的新型建筑材料---高强防火屋面板已投入生产。其轻质、高强、防火、防水、隔音、隔热”等,适用于水泥梁厂房、C型钢厂房、办公楼、别墅等各种建筑屋面,解决了这些屋面原常用的木质屋面板不防火的难题。 胶合板、刨花板和纤维板三者中,以胶合板的强度及体积稳定性最好,加工工艺性能也优于刨花板和纤维板,因此使用最广。硬质纤维板有可以不用胶或少用胶的优点,但环境污染是纤维板工业的严重问题。刨花板的制造工艺最简,能源消耗最少,但需用大量胶粘剂。
编辑本段生产工艺
1、胶合板由蒸煮软化的原木,旋切成大张薄片,然后将各张木纤维方向相互垂直放置,用耐水性好的合成树脂胶粘结,再经加压、干燥、锯边、表面修整而成的板材。其层数成奇数,一般为3-13层,分别称三合板、五合板等。用来制作胶合板的树种有椴木、桦木、水曲柳、榉木、色木、柳桉木等。 2、纤维板是将树皮、刨花、树枝等废料经破碎、浸泡、研磨成木浆,再经加压成型、干燥处理而制成的板材。因成型时温度和压力不同,可以分为硬质、半硬质、软质三种。 3、刨花板 是利用施加或未施加胶料的木刨花或木纤维料压制成的板材。刨花板密度小、材质均匀,但易吸湿、强度低。 4、细木工板 利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经整形、刨光施胶、拼接、贴面而成的一种人造板材。板芯一般采用充分干燥的短小木条,板面采用单层薄木或胶合板。细木工板不仅是一种综合利用木材的有效措施,而且得到的板材构造均匀、尺寸稳定、幅面较大、厚度较大。除作表面装饰外,亦可兼做构造材料。 5、其他关于人造板制作工艺的解说版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