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催化去除水中五氯酚过程的生态毒性评价研究.pdfVIP

光电催化去除水中五氯酚过程的生态毒性评价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光电催化去除水中五氯酚过程的生态毒性评价 刘薇1,全燮p,崔青2,马梅2,陈硕1,王子健2 (1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2中国科学院 摘要;采用发光菌试验、EROD诱导试验、SOS/umu测试在急陛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水平上考 察了光电催化去除水中五氯酚过程的毒性特征,并与直接光解、光催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光电催化降解五氯酚的过程中,反应液的急性毒性逐渐降低,反应2小时后,急性毒性降低了83%。 EROD活性在反应前期逐渐升高,在反应后期逐渐下降,说明五氯酚在光电催化过程中生成了 EROD诱导物质,但该类物质能够被光电催化去除。五氯酚光电催化反应2小时后,降解产物无遗 传毒性。五氯酚直接光解和光催化降解的产物比光电催化降解的产物毒性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在本研究的反应条件下,光电催化技术去除五氯酚的产物不具有急性毒性、类二恶英效应及遗传毒 性风险,且其环境安全性优于直接光解、光催化技术,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光电催化;五氯酚;生态毒性评价;环境安全性 1.引言 以二氧化钛(Ti02)等半导体材料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技术以其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运行条 件温和等优势在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l,2】。很多研究采用光催化剂的悬浮体系,但粉末状Ti02存 在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催化剂的固定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34l。但催化剂固定后Ti02的 比表面积下降,以致催化降解效率下降。光电催化技术通过外加偏压将光生电子迁移到外电路,有 效的抑制了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简单复合,提高了反应的处理效率[5-7]。光电催化技术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但是对该项技术的环境安全性评价鲜有报道。 五氯酚(PCP)具有广谱杀菌能力,已被广泛的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木材防腐剂。由于其不合 理排放及低温燃烧,已经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本文以五氯酚为目标物,采用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 EROD诱导试验、SOS/umu测试评价了PCP水溶液在光电催化过程中的毒性特征,并与直接光解、 光催化过程进行了比较,以便为光电催化技术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光电催化反应 三电极体系:负载型Ti02纳米管催化剂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 参比电极;外置光源(高压汞灯,300W,上海亚明灯泡厂);电极电位由恒电位仪(DJS.292,上海 雷磁新泾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石英反应器有效容积为125mL。Na2S04(O.01M)作支持电解质,外 加偏压0.2V,PCP初始浓度为20 mg/L,光强为600laW/era2。Ti02纳米管催化剂制各方法及反应 器结构详见参考文献[7】。所用化学品均为分析纯。 toni×250 mL/min, ODS(5“m,4.6 mm)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醋酸)=0.85:0.15(v:v),流量1 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ln,进样量为20uL。 2.2样品前处理方法 6mL, Waters公司,美国)富集, 用于毒性测试的样品由OASIS@lqLB固相萃取柱(200 mg, 二氯甲烷,正己烷为农残级,甲醇为I-IPLC级,均为美国FisherScientific公司产品。 2.3发光菌试验 实验方法依据ISO 11348Ls】。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T3变种)购自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菌液经样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LB9501,Berthold 暴露15分钟,发光度在化学/生物发光仪(Lumat Co)上测定。每个样品设置5个 浓度组,每个浓度组设置一个对照组,每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根据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出EC50。 2.4EROD诱导试验 EROD诱导试验用于检测二恶英类化合物,具体实验方法参考[9,lO】。试验采用鼠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