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用动物旋毛虫检测以及防止措施的研究.docVIP

关于肉用动物旋毛虫检测以及防止措施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肉用动物旋毛虫检测以及防止措施的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关于肉用动物旋毛虫检测以及防止措施的研究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农林渔业局 528500 摘要: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检疫列为首要、必要项目。从旋毛虫的来源、危害、检验检疫、防治4个方面进行阐述。现本人结合生旋毛虫检疫检验实践工作,谈谈对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和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关键词:旋毛虫病;检疫检验;防控措施 0 引言 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毛形属的旋毛虫寄生于人、猪、犬、猫等多种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大陆 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知有 100 多种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感染旋毛虫病,包括肉食兽、杂食兽、啮齿类和人,其中哺乳动物至少有 65 种,家畜中主要见于猪和犬。人感染主要因食用生的或未煮熟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的肉品而感染,猪肉和狗肉及其制品是人旋毛虫病的主要来源。国际贸易全球化增加了旋毛虫病的传播机会,为更好地防控旋毛虫病的发生,人们对旋毛虫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1 旋毛虫病的来源 旋毛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昆虫均可感染。由于这些动物互相抓捕食物或新感染的宿主排出的粪便污染了食物,便可能成其它的感染源,幼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12℃可存活57 d,-23℃可存活20 d;对盐腌、腌制、腐败的抵抗力也很强;对热的抵抗力不高,80℃即可杀死。但由于肉传热不良,普通的烹调加工条件肉中心温度达不到80℃,不能杀死旋毛虫的幼虫。其主要感染来源可能是鼠类和野兽,猪、猫、狗可成为动物间散布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当人和动物吃了生的或者未煮熟的患旋毛虫病的动物肉或吃了染有虫蚴的食物即可感染旋毛虫病。 2旋毛虫检测方法 2.1压片镜检 首先用弓形剪刀在可疑病例的病灶上顺肌纤维方向取样;若无可疑病灶则在顺肌纤维方向上挑取 12 个麦粒大小的肉粒,然后将样品贴入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再用力压扁,制片即完成。制片完成后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在 50-70 倍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卵圆形或橄榄形包裹即可确诊;若镜检时发现比正常包囊大很多,但轮廓模糊,形体不定,这时应在肉粒上滴加 50% 甘油,几分钟后再盖上盖玻片观察;若在包囊内发现黑色钙化点,应在标本上加 10% 的盐酸进行脱钙,静置2-3 h 后再进行观察。一般处理后可见残缺不全的旋毛虫虫体。镜检时若包囊不清晰,不便观察,则可用美蓝溶液染色,染色后虫体不着色,肉和包囊呈淡蓝色。镜检时应仔细,上下左右移动,确保不漏检。 2.2集样消化法 按胴体顺序编号,以5-10个产品为一组,每个产品取 10g膈肌部分的样品,放在序号相同的采样盘内;每个产品随机取2g,每组共取10-20g,加入约100-200ml消化液(含1%胃蛋白酶,1%HCl),捣碎至其呈絮状,45℃下消化30min,其间不断搅拌,再经80目筛过筛,沉淀,漂洗后,迅速将沉淀物放于底部划分为若干个方格的平皿内,低倍镜下检查有无虫体。如发现虫体则说明该组有阳性感染的产品,将该组样品逐个复检或压片镜检。 2.3液相基因芯片检测 杨鹏欣等以旋毛虫的 18sRNA 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探针和引物,通过 PCR 方法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建立了一种基于双重PCR 的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旋毛虫变异系数在 7% 以内,灵敏度为 37.06ng/mL,比琼脂糖凝胶电泳灵敏度高8倍;模拟污染试验准确率达98% 以上。本研究为食源性寄生虫的检测和监控提供了高效、灵敏和特异的新方法。 2.4胶体金检测技术 随着旋毛虫个各抗原基因的单克隆抗体研究的深入,胶体金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旋毛虫的检验中来。赵丽丽等应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Ab),用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的胶体金颗粒标记 MAb,制备免疫金标试纸条,通过实验发现胶体金标记 MAb 4D10 所制备的试纸条具有重复性好、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优点。本实验为旋毛虫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检测方法。 2.5 DNA检测技术 虽然用 ELISA 等技术检测旋毛虫病具灵敏和特异的特点,但常常受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为探索更灵敏可靠的旋毛虫检测方法,试图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Dupuy 等用限制性内切酶 EcoRI消化旋毛虫基因组 DNA,发现一在基因组中呈串联排列,拷贝数约为 2800 的重复序列,占整个基因组 DNA 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