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广州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伟、常颖、陆少鸣、郑勇、漆文光、贺涛、袁永钦、保延新、沈军、林浩添、吴强、梁伟杰、伍新政、李燕华、刘哲、黄海。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程的术语及定义工艺设计运行管理 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地区以微污染地表水为水源的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城镇供水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本规范未规定的混凝沉淀、砂滤等常规处理单元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单元(包括臭氧气源、气体输送管道、尾气消除装置)相关要求参照GB 50013-2006、CJJ 58-2009及其它有关规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7701.2-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CJJ 58-2009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和安全技术规程 CJ/T 345-2010 生活饮用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13-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 在絮凝、沉淀、砂滤等常规净水单元中增加臭氧氧化、颗粒活性炭吸附与生物降解等净水单元所组成的净水工艺。 3.2 预臭氧 设置在混凝沉淀或澄清之前的臭氧氧化单元,主要作用为改善感官指标、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助凝、灭藻、消毒等。 3.3 主臭氧 设置在过滤之前或过滤之后的臭氧氧化单元,主要作用为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应对水源高强度突发有机污染、消毒等。 3.4 臭氧接触池 使臭氧气体扩散到处理水中并使之与水全面接触和完成反应的处理构筑物。 3.5 臭氧尾气 自臭氧接触池顶部尾气管排出的含有少量臭氧(其中还含有大量空气或氧气)的气体。 3.6 臭氧尾气消除装置 通过一定的方法降低臭氧尾气中臭氧的含量,以达到既定排放浓度的装置。 3.7 活性炭 含碳物质经过炭化、活化处理制得的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碳吸附剂。 3.8 活性炭滤池 以活性炭为过滤与吸附介质的处理构筑物。 3.9 升流式活性炭滤池 水流自下而上流过活性炭层的滤池。 3.10 降流式活性炭滤池 水流自上而下流过活性炭层的滤池。 3.11 空床接触时间 单位体积活性炭填料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水量,一般以min表示。 3.12 空床流速 活性炭滤池单位时间内单位滤面面积的处理水量,一般以m/h表示。 3.13 冲洗强度 单位时间内单位滤面面积的冲洗水量,一般以L/(m2?s)为单位。 3.14 冲洗周期 滤池冲洗完成开始运行到再次进行冲洗的整个间隔时间。 4 工艺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水量及出水水质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及不同工艺组合试验,结合当地操作管理条件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研究确定。主要有三种工艺形式,分别见图1、图2和图3。工艺1将活性炭滤池置于工艺流程末端,工艺2将砂滤池或超滤膜置于工艺流程末端,工艺3设有前后两级砂滤池,砂滤池置于工艺末端时可根据需要采用超滤膜替代。 图1 工艺1 注:工艺1将活性炭滤池作为最后的把关工艺,活性炭滤池池型通常采用降流式。对于广州湿热地区水源条件,在工艺1的活性炭滤池后适当增加消毒、滤网等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微型生物泄漏。 图2 工艺2 注:工艺2将活性炭滤池直接置于混凝沉淀池后,此时活性炭滤池一般采用升流式,考虑到炭层易膨胀,过滤能力有限,后接砂滤池或超滤膜可起到水质把关作用。同时需确保混凝沉淀效果,控制活性炭滤池进水浑浊度处于较低水平,以减小对活性炭滤池水头损失、反冲洗周期、活性炭使用寿命、吸附与生物降解作用等的影响。 图3 工艺3 注:工艺3中炭滤池池型可采用降流或升流式。工艺3是在工艺2的基础上,增加了前砂滤池,可确保活性炭滤池进水浑浊度较低,减少臭氧投加量,保障活性炭滤池运行稳定性,后砂滤池或超滤膜可进一步起到水质把关作用,抗水质污染能力更强。 4.1.2 臭氧-活性炭工艺可采用预臭氧氧化、主臭氧氧化与活性炭过滤的不同组合形式,应分别按其功能及实际需要选择性设置。 4.2 臭氧接触池 4.2.1 臭氧接触池按作用不同分为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