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单元检测: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docxVIP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单元检测: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单元检测: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9.北宋前期,军队人数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但宋神宗时期,军队总数由原来的110余万减少至80余万。这说明( )A.北宋中期兵源匮乏B.与少数民族作战,损兵折将C.王安石军事改革卓有成效D.财政困难,招兵养马捉襟见肘答案 C解析 “省兵”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10.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成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A.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 B.逃避保甲法的义务C.逃避免役法的义务 D.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答案 B解析 保甲法规定,农户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练兵参与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让成婚的儿子分家而过,就是为了减少家中的男丁数,以逃避保甲法的义务。11.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C.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史实的理解能力。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而导致失败。而B项属局部性原因,D项是指王安石变法被废除。12.“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由此可见,元朝的行中书省( )①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 ②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③确保了地方的独立性 ④对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影响深远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材料中的“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表明行中书省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而“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仿中书省建制”则说明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元政府实行行省制度,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不是确保地方的独立性,③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3.下图为元朝行政机构示意图,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B.枢密院负责纠察百官C.御史台统领全国军事D.宣政院管理台湾和西藏事务答案 A14.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制度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这一制度的实行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阻碍作用C.促进作用 D.有关系答案 C解析 通过一条鞭法的实行,促进了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5.张居正死后官秩被削,名誉被毁,祸及家人同僚,十年改革毁于一旦。主要原因是( )A.明神宗的反对B.改革收效甚微C.损害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利益D.张居正为官暴戾答案 C解析 张居正改革损害了当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势必遭到他们的反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10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10分)答案 (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17.有学者认为,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征商和农商并征三种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颁布条文中有“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之规定,租调制以“一夫一妇计”……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特别是“摊丁入亩”,因法律上先已宣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此即将舍地税人的制度彻底废除了。征商型变法,西汉的桑弘羊变法是其典型。盐铁官营……盐铁的生产和运销,一由国家包揽……古人云“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材料二 典型的农商并征型变法,是王安石变法。在征农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贷谷于民,立息以偿”……“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