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里走出来的父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骚》里走出来的父亲

《离骚》里走出来的父亲 父亲六岁那年奶奶因病去世了,紧接着一场人为的火灾把父亲他们住的土砖房化为灰烬。父亲是家里最大的儿子,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在那个靠工分领粮食的年代,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家庭,爷爷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既当爹又当妈内外兼顾拉扯大五个孩子的,这负担顺理成章的也落到了父亲头上。 对于父亲曾经吃过的苦,我没有亲眼看过,唯独他落下的一身病、他咬紧牙关的坚持、他不顾一切的付出、他谆谆不倦的教诲,让我对父亲以及他生活过的时代有了深切的体会。 小时候,我家里有个煤炉子,终年生着火,熬着中药。我们放学以后常常在外面玩到吃饭才不情不愿的被喊回家,闻到中药味,总是捂着鼻子,没了食欲。而父亲却必须在饭前喝掉那黑的、苦的、难闻的中药。每当我捂着鼻子皱着眉头看父亲毫无异色的将整碗中药一饮而尽的时候,我就暗暗地想:连中药都能喝成“大碗喝酒”的样子,父亲是不是不怕苦呀? 小时候,因为买不起书,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都特别喜欢听人讲故事。但整个村子里喜欢并且会给我们讲故事的人,只有父亲一个。父亲在门前的泡桐树下砌了一个水泥台子,我们一大帮孩子吃过晚饭就挤坐在台子上,等着父亲忙完农活,和叔叔伯伯聊完农事,再来给我们讲《西游记》,讲《封神演义》,讲《水浒传》。夏日满天星斗,他就给我们讲牛郎织女,讲北斗七星,将嫦娥奔月,讲后羿射日。萤火虫拖着绿莹莹的屁股闪闪而过,我们会跑过去捉,父亲就给我们囊萤夜读,说东晋有一个叫车胤的人捉萤火虫读书,顺便还提到凿壁借光、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父亲说他只读到初中就辍学挣工分去了,但后来他进过五七干校,学了很多技术,还在闲暇时借了很多书看。小时候我们的印象里,父亲是个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人,他会讲有趣的故事,他会撒网打渔,他会开任何一种车,他会制任何一件农具;哪家的电路出故障了,哪家的灶台不好用了,哪家的猪生病了,哪家的兄弟闹矛盾了,都来找他;他还喜欢种树,房前的泡桐,午后的杨树,池塘边的水杉,后山上的枞树,都在他的栽培下高高大大,茁茁壮壮,显出一片生机。因此,虽然我家在村里是最穷的,但我的父亲是最受小伙伴羡慕的,我就在父亲光辉高大的形象里自豪地度着我清贫而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我是个极挑食的孩子,碗里的饭菜我总是吃一半留一半,还抱怨着“怎么天天都是这些菜呀”?父亲听了,起先什么都不说,大口大口的扒完饭,放下碗才开始“教训”我:“这些菜怎么啦?不挺好吃的吗?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要是有这些菜,那就跟过年一样。我们那时候没有油,一年才发几斤,锅不沾油,常常烂了。家里米不够,早上上学没饭吃,饿着肚子跟别人一起去上学,中午饿得不想走路,回来也没什么吃的,就呆在学校不回来了,一天饿两顿,晚上回家才吃点东西。一年到头就那么几样,有红薯就吃几个月的煮红薯,有南瓜就一天三顿咽南瓜,豆腐皮子只有过年才见得到……”以前不懂事,每次都跟父亲顶嘴:“那是以前,现在时代不同了!”慢慢长大了,生活条件好起来,看到父亲仍然不肯浪费一粒粮食,我们不吃的他全吃,上顿剩下的留到下顿,“时代不同了”,他对粮食的爱惜丝毫不变,他再忆苦思甜,我们就听着,再也不争执反驳了。 小时候,家里很拮据,虽不到买不起文具的地步,但每次向家里要钱也还是要突破重重关卡:把用完的练习本或者只剩一小截握都握不住的铅笔头带回家给父亲过目,拉来村里同班的小伙伴向父亲证明我们老师布置了作业必须用新的练习本,等等。也有那么几次,出于小孩子的求新、攀比心理,我旧的文具没用完就要求买新的,父亲就给我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父亲读小学五年级,没有笔也没有练习本,好久没有交作业,老师就警告他再不交作业就不许来学校上课。父亲虽素来知道家里没钱,但小小年纪被老师指名道姓的说了一通,回家后还是小心翼翼的向爷爷开了口,爷爷说没钱,拿着棍子把父亲撵出村子很远很远。父亲不敢空着手上学,就去了他舅舅家,“我舅舅对我可好了,我把情况告诉他,他掏出五元钱给我,说刚卖了猪,手头宽一点。”父亲拿着五元钱兴冲冲的去学校买钢笔,却被小卖部的老师当成小偷送回家去了,“那年头五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老师就想,我一个平时穷得练习本都没有的小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一定是趁大人不注意从家里偷的”,父亲悠悠地说。他还告诉我,那五元钱最后被爷爷没收了,因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这件事对父亲的影响很大,父亲后来辍学,一方面是家里需要男劳力挣工分,另一方面也由于长年买不起文具父亲纵然想念书也不好意思去了。听完父亲的故事,我再也不附和同龄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类的行为了。父亲自己受过委屈,就不愿再委屈我们,对于我们要买的文具以及教辅资料,只要是必需的,都有求必应,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上乱花钱,更不能因好胜攀比而浪费。 小时候,父亲去哪里都会带着我。没有买自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