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赵因梦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 063000
情感教育是非智力因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既要发挥情感在教育中促进学生成长的动力作用,又要努力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心理学把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按社会性内容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三大类。审美感,是人在欣赏艺术和自然景色以及对社会中的人和物的感知能否满足主观审美观点时所产生的情感。历史学科中的审美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历史学科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方法很多,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鉴赏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材中的美有的不能直接感受,而要通过诗歌才能间接产生。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写出了农村景色的恬静朴实,北朝民歌《敕勒歌》为我们描绘了塞外迷人的风光,李白的诗歌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景色……在讲授这些诗歌的时候,我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给它配上不同的背景音乐,争取使诗歌能重新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好的开头往往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导入《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我播放了毛泽东的《七律middot;长征》配乐朗诵。由于学生曾经学过这首诗歌,他们学得非常认真,有的学生还跟着录音机低声吟诵。学生们一下子为新课所吸引,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极度认真地学完了这节课,教学效果也比以往好得多。
总之,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可通过诗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汲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弘扬民族文化。
二、欣赏音乐作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
列宁说过:“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武器。”音乐是沟通万物的桥梁,优美的旋律能使人的身体尤其是大脑活动与之同步,具有较强的扩大心灵选择的能力。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所以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必须使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审美的情感交流。
在历史教学中,我选择并录制了一些歌曲在课堂上播放,既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音乐作品,又使课堂别有一番情趣,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满江红》让我们的学生强烈地被岳飞满腔的爱国激情所感染,《凤阳花鼓》让我们的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保卫黄河》、《松花江上》、《唱支山歌给党听》、《十送红军》等等,这些歌曲先后都曾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感到唱一首好歌的效果并不亚于上一堂政治课,因为这种方法新颖别致,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愉悦,并使学生获得思想上的教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学生们喜欢歌曲,而在每个重大历史时期都有着充满爱国激情的歌曲。教师可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出发,以歌曲去激发学生的爱国、革命热情,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动力。播放的这些歌曲,既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又大大地深化了教学内容。
三、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美的教育力量
在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历史教材中的一些插图是中外著名的美术作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极好的材料。对于这些美术作品的运用,在教学中我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画,把它们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也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欣赏、了解一些中国名画,这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从名画中,我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如:中国历史中的《步辇图》、《清明上河图》、《井冈山会师》、《开国大典》等,世界历史中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巴黎公社墙》等等,这些无疑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较好题材。通过老师富有情感的讲述,既能使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外,一些漫画也曾被我带进了课堂。如??讲世界历史美国南北战争时,为了讲清内战前的背景,我拿出了一幅漫画《南北双方的矛盾》,画面上各自代表着南方、北方的两个人正弯腰曲背使劲推着一个大球,球上写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由于这幅画的作用,在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