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趣策略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趣策略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趣策略谈 ◇ 王素芳   (渠县宝城镇第一中心小学 渠县 635200)   三尺讲台多年深深体会到,要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是重要的一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   一、以饱满的热情,激发情趣   课堂上,教师应精力旺盛,热情满怀,要把三尺讲台看作一片净土。不管你社会际遇如何,个人心情如何,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只要一走上讲台,就要把心中的不快、烦恼、委屈、身体的病痛以及一切杂念,即刻抛至九霄云外。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婴儿,这时教师只有一个念头——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讲台上,教师应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心到神随,忘我地投入,让自己的智慧与激情荡漾整个教室。因为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这些积极的情感因素,必然会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共鸣。反过来,学生也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来回应老师,并在行动上作出积极的反应,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孟二冬,2004年3月,在新疆石河子支教期间,他嗓子沙哑,还伴有剧烈的咳嗽,病情相当严重。但当走进课堂时,仍然充满了激情。他使用麦克风,像一个好人一样坚持给学生上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进入新课,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导入的方法,能给学生全新的感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新课的学习。下面列举几个自己常采用的导入方法,供同仁指教。   1、运用绘画,激发兴趣。教材中有许多美丽的画面,特别是古诗,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可以运用绘画手段,快速画出课文主题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2、使用插图,激发兴趣。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有插图,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燕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观赏课本插图,了解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中飞掠和憩息的优美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顺畅地进入新课。   3、设疑悬念,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我设疑引入:“小壁虎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的尾巴哪去了?它为什么要借尾巴?”这样,就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这种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如教学《苦柚》一课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吃过柚子吗?柚子的味道怎样?   生:吃过。柚子有苦有甜。    师:苦柚子好吃吗?生:不好吃。   师:可有这么一位老人明知苦柚不好吃,却还要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苦柚》。   6、竞猜谜语,激发兴趣。 如教学《捞月亮》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听好啦:“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它是什么?生:月亮。   师:对了,是月亮。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可是一群猴子看到水里的月亮却喊“月亮掉到水里啦。”于是一群猴子就到水里“捞月亮”去了。要知结果怎样?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捞月亮》。   学生听到这里兴趣高涨,急切想知猴子把月亮捞起来了没有,于是他们就会津津有味地去阅读课文了。   除了上述这些方法,还可用诗文名句、用讲故事、用课文重点词语、用游戏、用竞赛等方法导入。值得注意的是导入方法切记滥用和千篇一律,否则,就谈不上激发兴趣。   三、调控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为此,教师应努力调控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应有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要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要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妙语点拨,激发兴趣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同时也应该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对他们语言素养的境界追求应做到春风化雨润无声。课堂上,教师应该用准确、清晰、精炼,同时还应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语言去讲解,去点拨。那种枯燥的讲解、干巴巴的说教、罗里罗嗦的重复、口头语不断的语言,只会使学生乏味腻烦,产生逆反心理或进入半睡眠状态,直接阻滞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清华大学附小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朋友》教学片段会给我们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