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课件上课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课件上课用

参考答案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辉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千锤百“炼”的智慧 ——诗词鉴赏之炼字、诗眼 《考试说明》 涉及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级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炼字题的几类词性; 2、了解并掌握炼字题的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 炼字的词性: 1、动词 2、形容词 3、数词 4、虚词 5、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一、炼动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饮 酒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这里的“见” 字能否改为“望” 字,为什么?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晴 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纷纷 蜂 却 二、炼形容词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现力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咏竹》) 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萧疏、瘦劲的风姿神韵。 三、炼数词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一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由此强化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漂泊而产生的孤苦与悲凉的心境。 诗中一个“复”和“又”字把游子那种复杂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来了。 四、炼虚词 五、特殊词 1、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拟声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表颜色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动词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