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傈僳族的相关知识
傈僳族 一、分布 二、服饰 三、建筑 四、节日 五、信仰 六、风俗 大型音乐舞蹈诗《傈僳人》 一、傈僳族的分布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保山首位傈僳族女孩考上清华?同胞赠牌匾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永胜诸地纳西族白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的清代统治时期,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二、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傈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白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黑傈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花傈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男子服饰最早模拟喜鹊的颜色与样式,称喜鹊服。上衣是麻布短衫,下穿及膝黑裤,缠黑布包头。傈僳族男子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羊毛彩带,肩背革制箭包、砍刀等物。 各种女性服饰 男服饰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 三、傈僳族建筑 云南傈僳族的住房主要有竹篾房(“千脚落地屋”)、木楞房 、土木结构的瓦房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筑形状。 怒江、盐边一带多以竹篾房和木楞房为主。 而丽江、德宏、西昌则从木制结构为主。 因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少数地区的傈僳族也建筑土木、砖木的房子,如楚雄等地。 “千脚楼”是傈僳族人的传统房屋,它是依山坡,用几十根木柱支撑着的木板建成篾笆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禽。古朴的居室--“千脚落地” 。建房时,要选择没有石头滚下来的地方,然后准备好建筑的木料和竹片。建房时,把木桩、木板砍好,选好日期,备好酒和饭,请些亲友协助帮忙。同时,要事先计划好新房的面积。 傈僳族的这种竹楼简单、实用,它既可以防湿、防兽,且便于搬迁和兴建。一座新房往往在一天之内能建成,否则认为是不吉利。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木楞平板房 风光旖旎的傈僳族山寨 这座身处澜沧江畔维西傈僳族 按照傈僳族人的传统习惯,修建房屋必须在一日之内盖成,否则即认为不吉利。为保证在一日之内建成房屋,房主人必须依靠家族亲友及村邻通力合作,即僳语称之为“瓦爪”的形式。盖房的前几天,由房主人通知众亲友。事前就分别凑够了各种建筑材料,然后请巫师择定吉日,届时所有被邀请的亲友和邻居一齐动手,一日之内即告完成。房主人视经济条件款待相帮的亲友。 四、傈僳族的节日 傈僳族的节日主要有:阔时节 、刀杆节、赶山节 、圣水节 、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 节日热闹非凡,打跳对歌,射箭比赛等丰富多彩,风情浓郁。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节日这一天,人们要举行上刀山、下火海的活动,几名“香通”(刀杆表演者)裸露身,光着脚板,在火炭上来回打跳,并模仿各种禽兽的动作,直至火堆熄灭。然后几名傈僳族男子爬上高约20米,插有36把长刀的粗木木杆,到顶端后,将小旗掷向四方,并点燃鞭炮。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练考闯】2015-2016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
- 【聚焦中考】2015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9讲 续写、改写和仿写课件(含14年中考真题).ppt
- 【状元大课堂】2016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浙江新中考】201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篇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六 修辞 对联 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生物】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1(人教版必修2)改.ppt
- 【讲课课件】广玉兰语文小学田冉冉 - 副本.ppt
- 【考前三个月】(通用)2014届生物二轮专题总结强化篇: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ppt
- 【湘教考】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课件 第二编 专题考点突破 专题十二.ppt
- 【精选3套】一年级下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课件PPT.ppt
- 【金识源】2015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课件:7.7《动能和动能定理》.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