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定位学生的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要轻易定位学生的人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要轻易定位学生的人生 王 英( 山东省烟台二十二中 264000 ) 内容提要:我们有个不良的习惯,那就是善于以学习成绩衡量一个学生,并据此对其前程妄下论断,学习好的便前程锦绣,学习差的便没啥出息。一个学生日后成就的高低、贡献的大小和他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成绩并无必然联系。鼓励和点拨学生寻找并实现他们人生的最高价值,这才是是最好的教师。 关键词:学生 人生价值 定位 正文:点击“新浪读书”,看到了佐秉珊的“如何定位你的人生”,其中讲到了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座山上住着一个大师,某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大师:“师父,我人生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大师说便让小和尚到花园里去搬一块大石头,让他连续三天分别到菜市场、博物馆和古董店里去卖。大师特意嘱咐小和尚:“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手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把石头抱回来,师傅告诉你,你的人生的最大驾驶室什么。”结果,在菜市场有位家庭主妇要出20元要买回去压酸菜,有人要出200元买回去雕刻一尊神像,在古董店,有人出价2000元。从古董店回到山上后,大事抚摸着小和尚的头,说了如下的话:“孩子呀,你人生的最大价值,就像这块石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菜市场上,你就只值20元钱;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博物馆里,你就可值200元钱;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古董店里,你却价值2000元!这就是你人生的最大价值。” 故事短小,也不惊心动魄,但却蕴含了深刻的育人理念于其中,那就是大师为弟子指明了其人生的最大价值,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为日后小和尚的生活和修炼植入了十足的底气儿,日后他若修成正果,大师当功不可没。 大师当为高僧,他拥有了超越我们一般教师的教育理念,我们是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面对大师是否应该有所出动?我们有个不良的习惯,那就是善于以学习成绩衡量一个学生,并据此对其前程妄下定语,学习好的便认定其前程锦绣,学习差的便认为其永无出息。于是乎在对待差生和优生的态度上便青白眼分明,这点连我们的祖师爷孔圣人也未跳出藩篱,论语middot;公冶长篇???五: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便是典型的案例。 郑渊洁有句名言:“所谓的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这话乍一听,似有偏激之嫌,细一琢磨,便觉得颇有道理。教师给学生的人生定位了,也就无意识之中缔造了一个真正的差生。 应试教育下,“差生”的低分数拖了班级的后腿,在教师看来,便一无是处,学习上被冷落,人格被践踏,他们是长在教室里的无人问津的狗尾巴草,教师的目光很少投向他们。多数是被冠以“顽劣”、“一辈子不会有出息”的恶评。实质上,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那些教师心目中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有特长,被老师认为顽劣的学生往往有闪光点,他们在某一方面表现的甚至更为优秀。有一句名言叫做: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学生中的差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看到长远,看到日后,要独具慧眼,看到并挖掘他们的特长,激活他们的闪光点。 学生时代,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学业成绩,也只能是代表了人生的一个阶段的一个方面,学习成绩好,不见得就是人才,反之亦然。有些“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门门功课全优,但由于他们死读书,谨小慎微,不见得能成大器。有些头脑灵活的孩子,儿时并不十分用功,成绩并不优异,倒是常常醉心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他们不受老师青睐,但他们富于创造精神,将来倒是可能大有作为的。华罗庚、苏步青、沈从文等诸多名人的成长历程也都一度曾做过“差生”,但他们反倒能成为科学大家、文学大家,这与他们遇到了独具慧眼的老师是不无关系的。教师要“不为分数遮望眼”,重智力开发,重能力培养,重视野的拓宽,让学生发现自我,不断地充实、提高和完善自我,这实在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做法。 诚然,不是每个人都可随意成为大师的,但启发和点拨学生,让他们寻找并实现他们人生的最高价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我们要做的理当如此,而不是凭学生一时一地某个方面的表现,便对其妄下定论,随意给学生的人生定位,事实上也没有人赋予我们这个权力。 参考文献: 1、 2006年09月11日 11:59 新浪读书“如何定位你的人生”作者:佐秉珊 2、论语middot;公冶长篇第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