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技术与园艺植物育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生质体技术与园艺植物育种

原生质体技术与园艺植物育种 原生质体技术与园艺植物育种 【摘要】 原生质体技术包括原生质体植株再生、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等,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为园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了素材。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则是育种工作的新途径,二者都对育种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艺植物 原生质体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 育种 过去,育种专家常收集家畜家禽及作物的自然突变型,以改良品种,但由于自然突变的发生率并不高,且所发生的突变性状无法控制,所以这样的方法逐渐被淘汰。近年来遗传学知识的大幅进步,以人工的方法来进行育种随着越来越广泛,如以人为的方法使基因发生突变,再选择优良的性状,以作品种改良之用。其中遗传工程可以说是目前最广泛应用与研究的人工育种方法。 遗传工程技术可以由植物中分离出单一基因,然后在细菌或酵母中使这些基因数量增多,即选殖(cloning)。选殖可决定单一基因的构造与机能。经选殖程序或许可将有用或改良的基因移入作物的基因群(genome)中,然后经过一连串的适应可使农作物更符合人类的需要。然而此种遗传工程技术可并入现有育种技术中以增强效果,并非完全取代传统的育种程序。 不仅主要的农作物如稻米、小麦、玉米、大麦、大豆,甚至菸草、甜菜及油菜等由人类种植已有数百年至四千年历史。植物栽培首先将自然界存在品种经过杂交、突变,再由其中选出大谷粒、无碎穗及抗病性强的品种。亚述古国对椰枣树进行人工授精历史记载可追溯到耶稣时代之前,但是否由Triticum monococcum、Triticum searsii及Triticum tauschii等三种品种的基因群经由人工传粉作用合并成具有42条染色体的小麦却没有记载。也许人工传粉作用亦可说明两个双套染色体菸草育种,此种植物可能远在哥伦比亚时代之前南美洲人即以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 花粉经手传粉至Nicotiana sylvestris 而产生,杂交种中有时可发现染色体有增倍现象,到那时为止植物育种工作大部分仍以两种已确立的品系彼此互相交配,在选取产量增加抗病力强及对气候较具适应力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途相当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原生质体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作用。 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后得到的微球体,自从1960 年 Cocking 首次用纤维素酶制备番茄根原生质体获得成功,迄今已有 46 个科 160 多个属的 360 多种植物(含变种和亚种)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问世,8余种科间、属间、种间或品种间细胞融合获得胞质杂种。 在园艺植物中,枣、葡萄、枇杷、苹果、猕猴桃、香蕉等培养得到了再生植株,其中猕猴桃、葡萄、苹果、柑桔和菠萝已建立了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体系;蔬菜上研究出了甘蓝、白菜、油菜、萝卜、番茄等体细胞杂交植株;而在花卉上,菊花、香石竹等再生植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它在园艺植物育种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原生质体技术是指在原生质体的操作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操作,主要包括原生质体植株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和细胞杂交等。近年来,人们将原生质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育种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形成有以下途径:细胞团发育形成愈伤组织,经分化形成植株;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发育成植株;直接形成胚状体,再发育成植株。 在园艺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研究中,较为成功的是猕猴桃和柑橘。猕猴桃的再生植株形态的变异明显,不同株间叶片形式多种多样;在同一株上叶片也表现出多样性;由叶片愈伤组织再生的植株,雌株柱头数略有增加,花冠大小、花药数及退化花药数与母株相比,均出现变小及减少趋势;从同一个雌株叶片愈伤组织来源的再生植株有性别分化。黄瓜的再生植株形态表现为株型矮小,节间粗短,叶片深绿、小而厚硬,早花、早果的特点。马铃薯的再生植株叶片出现了披针形、匙形和肿胀现象,叶色表现不一致,茎杆粗细不均。 经过对再生植株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许多植株都出现了染色体变异,如马铃薯、甘蓝、柑橘、猕猴桃等。变异的类型为:原生质体培养中染色体断裂、片段化、重组及丢失;某些基因的激活、沉默或转座子激活;物理、化学方法对原生质体进行的处理。发现在甘蓝原生质体再生的无性系中有高频率的染色体倍性的变异。黄瓜的再生植株多为四倍体或多倍体。大白菜的再生植株可以得到二倍体。柑橘属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为四倍体和二倍体。Grosser在柑橘再生植株中,得到了三倍体的杂种。何子灿对猕猴桃再生植株研究发现其染色体数目 变动在 142~310 条,出现大量的非整倍体;而美味猕猴桃的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变动在 116~180 条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