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谈谈海归海不归.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在异乡为异客----谈谈海归海不归

独在异乡为异客----谈谈海归海不归 独在异乡为异客----谈谈海归海不归 索额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个少年才子,做这首诗的时候才十七岁。据说这首诗当时很流行,老索很不以为然。 本来在感慨独在异乡的失落,却突然来了个时空转换,想当然以为他的兄弟们像他一样失落。由此我推断这首诗是他回家以后写给兄弟们看的,有套近乎之嫌。本来吗,古今文人们在文中诗里使劲挤别人眼泪的现象是很多的,王维年少成名,模仿在起步阶段是难免的。后来这种现象受到了铁骨文人辛弃疾的严厉批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骂得很痛快。吹嘘少年天才的历史故事在宋以后不多见了,想必与退思先生和稼轩居士的批评有关。不过,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句实在是千古佳句,即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它仍然常常拨动离乡远人心头的失落与彷徨。 历史上中国人出国留学只是从近代才开始的。以前朝代都是别国越洋过海来中国求学,翻山越岭出国求学的好像只有一个唐三藏先生。八十年代以后至二千年前出国的人背景和目的比较相似,和二千年以来出国的小留学生有很大不同。所以前二十年中出国的人可以算作一代。这些人热衷于讨论海归海不归的问题。 在二零零八年《海归的意义》一文中,老索探讨了近代以来海归派对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海归们最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他们对于社会的意义,并不是他们拥有的中国社会缺乏的先进的知识和思想,而是海归们所特有的把外来的知识和思想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海归们跨跃了双重文化,结合了中西知识和思想,他们的知识并不一定也不可能是最先进的(最先进的东西外国人接触不到),但是,他们面对中国现实的时候,他们知道现实的落后与不足,以及别国类似的好的做法,他们可以很自然地找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这就是他们优于本土人仕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老索还声称:“不改变歧视性的海归政策,海归就不可能多起来。没有大批海归回国,先进的理念就形不成气候,健康的学术和政治气氛就创造不出来,产业商业就走不出内斗的圈圈,传统的倦怠的社会精神面貌就不可能改观,即使人们都发财了,落后愚昧的沉疴烂痒还会翻腾,娶妾未必不是时尚,当官也可试试当皇帝,中国社会即使不出戈尔马乔夫,但也不能保证不出袁世凯”。文章的结尾有些杞人忧天:“二十世纪,如果没有大批海归回国,中国恐怕早已为洋人买办控制,成为帝国主义的完全的殖民地了。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二十一世纪,如果没有大批海归回国,中国会不会再次为洋人买办控制,成为新帝国主义的赚钱热土?” 当今中国社会的进步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政府的政策水平。中国对海归的政策是非常宽松和优惠的,各种扶持基金和个人待遇都是在海外或者其它国家(如印度)很难得到的,对于学有所长、追求事业的人来说是绝好的机会。但是如果你仅是一介技术蓝领,没有专才或专利,却也想挤这班车,则是自寻烦恼,中国人民还不至于傻到连逐利一族都收留的地步! 当然,中国人民不傻不等于办事精明。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海外做了大量的宣传招聘工作,在国内以高成本推出许多具体政策来吸引海归,好不容易在海外营造出了一个人心思归的氛围,而且确实有许多海外人仕跃跃欲试准备上路,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却不料最近国内连出怪事,为这场来之不易的盛事罩上了阴云。据说国内有一名打假斗士,喜欢与人切磋论文抄袭、文凭造假、教授真伪等事务,专门和知识分子斗狠;据说天津大学有位海归教授曾经因为美国警察钓鱼执法惹上过麻烦,在被这位打假斗仕曝光后,天津大学把这位怀揣多项专利的年青教授送走了。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无法对具体事情作出评判。但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千金买马头”的故事,燕昭王知道了这个故事之后,他拜一个能力不突出的人为师,求贤若渴之心天下皆知,结果招来连诸葛亮都佩服的乐毅等一干治国治军大才。我猜天津大学的决策人小时候肯定没有读过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书。当腐败如海啸、二奶变小仨、食品科学含量超高的情况下有人为了事业毅然回去的时候,国内居然给海归们摆了一道,让人不由自主想到那个什么坊一类的东西。如果你真有骨气打假,找几个官博士练练,海外老少爷们会佩服你。人无完人,取其所长;国有大政,攻心为上;包容宽厚,英雄荟萃;人心所向,事业终成。中国的事大多坏在那些不识大体的爱国贼们手里!海归们除了专业专利之外,别的方面当然敌不过土派,但海归们有一样本事土派们学不去,那就是“出走”(当然土派也有走法,叫“潜逃”)。 当年我们为什么要出国?老索有一篇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为了自由和尊严》,在那里我这样回答道:“我们这代读书人的追求,其实和赵刚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为了自由和尊严,上一代人选择了革命,我们选择了出走。所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