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频会议技术白皮书
视频会议技术白皮书
广州网域科技公司
Guangzhou netland science technologies Co.,ltd
目录
第一章 视频会议概述 3
1.1 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e)概述 3
1.2 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 4
1.3 中国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 6
第二章 视频会议的应用 9
2.1 视频会议的好处 9
2.2 视频会议的典型应用 10
2.3 视频会议的多媒体应用延伸 10
2.4 视频会议的运营模式 11
2.5 发展视讯业务的两个关键问题 13
第三章 视频会议的构成 14
3.1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 15
3.2 多点控制单元(MCU): 16
3.4 网络管理软硬件(网关和网守等): 21
第四章 会议电视的相关标准 22
第五章 H.323协议建议 28
5.1 ? H.323终端 29
5.2? 守门人(gatekeeper) 29
5.3 多点控制单元(MCU) 30
5.4 H.323会议的多点控制和管理工作方式 30
5.5 网关(gateway) 31
5.6? H.323会议系统中的图像编码 31
5.7? H.323会议系统中的音频编码 32
5.8? H.323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复用 32
第六章 会议电视的应用现状 33
第七章 国际视频编码标准 35
7.1 H.261标准 36
7.2 JPEG标准 37
7.3 MPEG标准 37
第八章 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 42
8.1 ISDN会议电视仍然大有作为 44
8.2 ATM会议电视难以发展 45
8.3 IP会议电视将成为主流 45
第九章 视频会议开展方式的划分 46
9.1 按召开会议的方式来分: 46
9.2 按传输形式划分: 47
9.3 分布式会议系统的开展和实现 51
9.5 视频会议建设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55
第十章 视频会议在LAN上的开展 58
10.1 ? 目前的会议电视网 58
10.2?? 局域网可视会议系统 58
10.3?? 未来展望 60
第十一章 IP视讯对IP网络要求 61
11.1 IP Qos要求 61
11.2 对NAT(地址转换)的要求 62
11.3 对防火墙的要求 63
第十二章 视频会议产品选择建议 66
12.1 选购基本要点 66
12.2 中高端产品的选择 66
12.3 H.320/H.323/MPEG-2等编码标准的选择 68
12.4 具体组网产品选择建议 69
第十三章 视频会议室环境建议 74
13.1 会议室的总体要求 74
13.2 会议室的类型、大小与环境 74
13.3 会议室的布局、照度、音响效果 75
13.4 图像显示方式 77
13.5 电视会议室的布置图 78
13.6 会议室供电系统 79
第一章 视频会议概述
1.1 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e)概述
VideoConfenrence 的译法很多,如会议电视,电视会议及视频会议等,但目前较为统一的译法是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有点像使用电话--除了能看到与你通话的人之外,你能看到他们的表情、肢体语言,及他们对你的言谈的反应。你们可以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或者任何其它PC上的文件。这就像你跟和你所通话的人在同一房间、面对面地工作一样。视频会议旨在为分散于不同地区的多个用户提供一个很好的讨论环境,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与远在天涯的朋友及客户进行各种交互活动。简短地说,视频会议使人们“坐”在了一起。
1.2 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
视频会议产生于十九世纪60年代,随着70年代的数字式传输的出现,80年代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到90年代视频会议系统已发展成熟。
第一潮就是目前已投入使用、受人喜爱的拨号组群电视会议(H.320)。本世纪的60年代至80年代是模拟会议电视发展阶段。?由于所传送的信号为模拟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高,因而模拟会议电视价格相当昂贵,几乎没有实际的应用。80年代也出现一些利用电话网传送具有静止图像信息的可视电话系统,但由于静止图像的传送时间较长(每帧大约6s),因而这种系统除了在公安等特殊领域中得到应用外,并没有大规模地应用。
第二潮为基于ISDN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H.320)。90年代初期至1995年是ISDN上数字会议电视的发展阶段。该发展阶段是会议电视技术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这主要得益于数字压缩技术的进步(例如ITU-T通过建议H.261)以及ISDN技术和标准的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