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网络与安全10工程
网络与安全 【学习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相关性能参数; 2.掌握网络的分类和常用的传输媒介及连接设备; 3.掌握网络的体系结构; 4.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常用的加密、解密算法及基本安全机制。 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实现技术 网络与企业的关系 信息系统安全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这里强调计算机网是在协议控制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是区别计算机网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标志。 二、计算机网络的演变与发展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电话通信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称之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网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网络进入新的阶段: 多台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典型网络:ARPANET 从主机为中心到以网络为中心 三、新兴计算机网络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起,兴起了一种新的网络模式,称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模型,该系统由一台或多台主机和多台客户机组成网络。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网络能飞速发展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客户机/服务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的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一种企业模型。在这个企业模型中,客户机/服务器将企业特定的事务处理过程分布到网络上处理该事务活动的特定位置上,所以客户机/服务器是企业分布式处理(分布式计算)的基础。 客户机/服务器存在的五种实现模式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实现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终端 远程通信处理器 远程通信通道和介质 计算机 网络通信控制软件 二、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按拓扑结构 可分为总线、星状、树状、环状、网状网等。 最常用最有意义的是按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划分,因为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大小影响到网络诸多方面的特征,如传输速度、拓扑结构、使用的技术和网络设备等 计算机网络按覆盖的地域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 一般地理范围在10km以内。 广域网:WAN,地域范围可达100公里以上,甚至数千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洲甚至更大,又称为远程网。 城域网:规模介于LAN和WAN之间,局限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一般在5km~50km的范围内。 四、网络通信处理器 调制解调器 现有的电话传输线路是为传送语音而铺设的,这种语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s)而计算机发送或接收的信号却是一种脉冲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s)。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计算机信号应转换为模拟信号,实现信号转换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 调制解调器 将脉冲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modulation)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脉冲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demodulation) MODEM用于计算机之间的异步传输,传输速度以bps衡量,即每秒钟传出的字节(bits per second)。 由于传输介质的能力往往超出传输单一信号的能力,为了有效地利用传输系统,采用多路复用技术能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电缆上进行传输。 网络体系结构 (一)网络通信协议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提出和定义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一种用于连接异构系统的分层模型框架,为连接分布式应用处理的开放系统提供了基础。 (二)重要的网络类型及相关协议 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X.25分组交换网 互联网 通信软件 第三节 网络与企业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数据传输的需要 2.查询系统的应用 3.远程处理的需要 4.分布式协同处理方式 5.办公自动化 6.公用信息服务 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 1.网络发展的趋向 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应用的趋势 2.网络对企业发展产生的附加值 第四节 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防止其他人利用、破坏你的信息系统、窃取你的机密而采用的设备、技术、措施和手段的集合。 影响信息系统的安全有诸多因素,如硬件设备的稳定、软件运行的正常及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等。一般说,保证硬件设备的稳定、软件运行的正常等比较好办,而防止主观的侵害就比较难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党章党规党纪应知应会知识阶段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提高对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措施落实率PDCA.pptx VIP
- 三矿--2025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分解及完成情况表(2.25)(1).xlsx VIP
- 新编英语教程8Unit-2.ppt VIP
- 鹤煤三矿三年行动月报表(2.25).xls VIP
- 鹤煤三矿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期评估表6.9(1).doc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What’s this in English》教学设计.docx VIP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防撞护栏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精神病患者分析研判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