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pptVIP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

本草选读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 第二章 本草经集注 第三章 新修本草 第四章 证类本草 第五章 本草纲目 第六章 清代主要本草 绪言 1、中药 2、本草 3、本草选读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 第一节 秦汉以前的药物学 第二节 《本经》概要 第三节 《本经》选 读 第一节 秦汉以前的药物学 起源:“药食同源” 第一节秦汉以前的药物学 口耳相传 → 文字记载。 钟鼎文中有“药”字。 《说文解字》“治病之草,从草,乐音”。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诗经》载药 100多种 《山海经》载药126种,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约500年的诗歌305篇,据后人统计载药100余种。有车前、贝母、益母草、葛根、芩、蒿、芍等。 1、《诗经》 如“芣苢”篇载,“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掇duō:掇,拾取也。——《说文》)之……”。 “关睢”篇载,“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芣苢,即车前,荇菜,即莕菜,均可作菜食用,亦可作药用。 2、《山海经》 《山海经》自古号称奇书,连太史公司马迁也叹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大宛列传》)。 全书虽三万一千多字,却包含着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保存着丰富资料,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珂校注的《山海经校注》统计,载药约124种。其中动物药66种,植物药51种,矿物药2种,其它5种。 2、《山海经》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bó古同“驳”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袁珂《山海经校注》63页)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其中有鸟焉,名曰鴢(yāo 一种鸟,即“鱼鵁jiāo”),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jiān兰草),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服之美人色。”(袁珂《山海经校注》125页) 2、《山海经》 “又东二十里,曰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会意兼形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字,乳也《说文》。字,生也《广雅》)。有草焉,员叶而无茎,赤华而不实,名曰无条,服之不瘿。”(袁珂《山海经校注》143页) “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女尸,化为?草,其叶胥(xū音“须”相互)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袁珂《山海经校注》142页) 2、《山海经》 《山海经》所载药物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多数药一药治一病,只有少数药治两病。如虎蛟,“食之不肿,可以已痔。”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2.一般每药均有产地、形状特点与功效,只有少数药有性味。如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3.使用方法,已有服食、佩带、洗浴、涂抹等多种。 4.已有药物作用机理方面的探讨,如说草为帝女化身,因而“服之媚于人”,即为人所爱。 5.《山海经》描述药物功效的词汇,多是否定动词(“不”、“无”)和及物动词(“已”、“治”、“宜”)加宾语。如:不忧、不瘿、不厥、不忘、不饥、不肿、不字、不聋、不痈、不痔……,无肿疾、无痴疾……,已心痛、已疥、已风、已狂、已疣、已腹痛、已呕……,治瘘、治皮张……,宜子孙……,其它如:美人色、使无子、媚于人、使人多力等。 附注: 《本经》表示功效动宾词组用字多样化而且搭配基本固定。 如:去三虫、去黑子息肉,消食、消瘀血,利小便、利血脉,下血闭、下乳汁,解毒气、解百毒,益气、益精光,安胎、安魂魄、安五脏,明目、止血、止汁、止痛、止痢,温中、补气、补虚、补中,利老人、利丈夫、利女子,利小便、利水道,利九窍等,这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特点。 2、《山海经》 6.《山海经》中载有不少至今之常用之药,而该书当时未说明其药效。如雄黄、丹粟(朱砂)、蔓荆、白芷、芎藭、芍药、桔梗、藷藇(署蓣)、虋冬(麦门冬)等。其中芍药乃《本经》药,《山海经》四次出现(《北山经》之绣山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