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化学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科化学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工科化学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冶杰慧 王威 纪利春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针对我校非化工专业的学生, 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启发式引导, 以及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认知社会生活, 完成化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 也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给学生以高素质的化学通才教育。 关键词: 工科化学; 启发式; 化学思维; 作者简介:冶杰慧, Email:yejieh@imut.edu.cn 基金: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 (2015212)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Engineering Chemistry Teaching YE Jie-Hui WANG Wei JI Li-Chun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es on using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heuristic method to guide students to cognize social life with chemical thinking in non-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s a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MUT) . In such a way, we not only taught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hemistry, but also realized the “student-centered”teaching philosophy and high quality chemical general education. Keyword: Engineering chemistry; Heuristic method; Chemistry thinking; 工科化学是我校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给排水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等非化工专业的工科学生开设的化学课程,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的《普通化学》。工科化学是一门现代化学导论课程,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式”引导, 以及建立化学思维来认知社会生活。通过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结构理论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当代化学学科的概貌, 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审视公众关注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新型材料、生命科学、健康与营养等社会热点话题, 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1]。 1 工科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 我们的课程对象基本都是大一新生, 刚刚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 已经完全接受了慢节奏的学习方式, 一个知识点可以反复训练, 甚至熟练到一看到题目基本不用思考就能直接作答的程度。但是, 进入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是以自学为主的素质教育形式, 单次课的信息量较大, 练习的机会又相对较少, 学习方法和习惯与中学完全不同, 面对这样的变化, 学生不能马上适应, 学习起来会有点跟不上节奏、力不从心。 另外, 一年级的新生, 刚刚经历完忙碌紧张的高考, 踏入大学全身心放松。而大学又是以自学为主的全新学习模式, 没有老师、家长的严苛监督, 刚考上大学还没树立新目标, 很容易被高年级大学生懒散放纵的常态所影响, 旷课、迟到、抄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其次, 非化工专业的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不够端正, 觉得化学不是本专业的课程, 与他们的相关性不大。即使来上课也不大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讲授, 没办法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 课堂效果欠佳, 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期末考试学生通过率不高。当然,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乏味, 学生兴趣普遍不高, 加之课堂信息量大容易导致上课犯困、溜号等现象。 2 教学思考与实践 面对上述问题,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 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实现新时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2], 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思考、联想和分析, 需要教师们群策群力, 大胆实践创新。我系教师通过学习、调研、经验交流等做了如下实践, 效果良好。 2.1 多元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1) 针对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问题, 我们建立了微助教的微信平台, 创建自己的课堂, 实行上课、下课5分钟签到制度, 5分钟过后签到自动关闭, 实时跟踪学生出勤状况, 基本上杜绝了以往经常出现的旷课、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