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鱼纲1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鱼纲1课件

2.脊髓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之一,神经管的前端膨大分化为脑剩下的部分,位于身体背方,贯穿于各椎体形成的髓弧中。乳白色。紧接延脑之后,止于最后一个脊椎。脊髓中空,称中央管,前与第四脑室相同,内充满脑脊液。 功能:低级反射中枢、神经传导中枢 七鳃鳗 鲨 鳐 鲑 1.脑神经 鱼类有脑神经10对。 (二)外周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Ⅰ Ⅱ Ⅷ 运动神经:Ⅲ Ⅳ Ⅵ 混合神经:Ⅴ Ⅶ Ⅸ Ⅹ 2 脊神经 背根(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原-节) 腹根(运动神经纤维) 出椎骨前合并,出椎骨后分3支:背、腹、交(均为混合性) (三)、植物性神经 专门支配和调节平滑肌、心肌、内分泌腺体、血管收缩和扩张等活动的神经。由中枢神经发出(节前纤维),但不直接到达支配器官,而是先到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再到支配的器官。 中枢 节前纤维 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 支配器官 1)交感神经 (主要为)躯干部脊髓发出→交感神经干上的神经节→节后纤维(短于节前纤维)→效应器; 交感神经干:腹腔脊柱两侧按节排列的神经节+神经纤维 2)副交感神经 脑部(Ⅲ、Ⅹ)发出,交换神经元的神经节在内脏上,节前纤维长于节后纤维。 3)两种植物性神经的区别 发出部位 节前、后纤维长度 交换神经元的神经节的位置 功能 九、 感觉器官 侧线感觉器 内耳 眼 嗅觉器官等 1. 侧线感觉器 管状或沟状,埋于头骨内、体侧皮下,通过侧线小管,开口于体表,内有感觉神经丘分布。 功能:感觉水流水压,确定 方位(如:敌害生物方位)。 2.听觉-平衡感觉器官——内耳 上部:3半规管(壶腹)+椭圆囊,平衡中心;听嵴,内淋巴流动→平衡调整; 下部:球状囊、瓶状囊,听觉中心。声波→内淋巴流动→听斑(耳石+感觉细胞)→听神经 3. 视觉器官——眼(无眼睑,无泪腺) 3层被膜: 折光系统:水状液-晶体-玻璃液 调节器:腹面:镰状突(脉络膜突出形成的片状结构)+铃状体(晶体缩肌) (鱼类特有) ; 背面:悬韧带 4.嗅觉发达,有1对外鼻孔与1对嗅囊相连 十、 排泄系统 (一)组成结构和功能 组成:一对肾脏、输尿管、膀胱、泌尿孔 功能:排泄尿液、调节渗透压、维持体液浓度,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二)肾脏 (三)肾脏的渗透压调节 鱼儿“喝水”吗? 十一、 生殖系统 (一)组成 生殖腺 生殖管 精 巢 卵 巢 输卵管 输精管 (二)生殖器官 雄性 精巢:1对 输精管:1对 软骨鱼:由中肾管转变而来 硬骨鱼:利用腹膜围成的管道。与肾脏无联系。 雌性 卵巢:1对 输卵管:1对 软骨鱼:由一部分前肾管形成 硬骨鱼:利用腹膜围成的管道。卵不排入腹腔,直接输送到输卵管。 卵 生 假胎生 卵胎生 (三)性腺发育 * * 理想的灭蚊鱼种——食蚊鱼? 由于蚊子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和疟疾等多种疾病,因此,人们都在想方设法消灭蚊子。但是你可知晓,在消灭蚊子的方法中,有一种生物灭蚊法可让人们坐享其成。在世界上就有200多种鱼能灭蚊,其中最理想的,就是被称为灭蚊能手的“食蚊鱼”。   食蚊鱼形似柳条,故又称柳条鱼。它尾柄宽长,体侧扁,长2.5~5厘米,头宽,吻尖,眼大,牙细小,无须。雄性鱼色泽鲜艳,为暖水性小型鱼类。食蚊鱼原产北美洲,1924年由菲律宾引进我国,在杭州西湖放养,后来又引到广东地区放养。因食蚊鱼灭蚊效果显著,所以颇受人们的欢迎。   食蚊鱼的适应性很强,不仅可以生活于小河沟、池塘、沼泽、水稻田等各种水体中,也能放养在小水池、假山水池、家庭种莲缸、插花瓶等小型水体里。它在水温5~40℃的环境中均能生活,平时喜集群游动于水的表层,行动敏捷。   食蚊鱼是一种胎生鱼类,体形小,繁殖能力强,周期短,产仔量大。精子由雄鱼交配器送入雌鱼生殖孔,在体内受精、孵化。初生的幼鱼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经1个多月达到性成熟,即可开始繁衍后代。繁殖季节为4~10月,最适宜季节为5~9月,每隔30~40天即产仔1次,每次胎产30~50尾,每尾雌鱼每年能产200~300尾。当水温下降、天气寒冷时,食蚊鱼往往潜居在深水处或杂草丛生的水域,甚至钻进污泥里越冬,即使水体氧气不足也能存活。   食蚊鱼一般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尤其喜食蚊子幼体孑孓。由于它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可谓是狼吞虎咽。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鱼灭蚊,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把蚊子幼虫消灭在水体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滋生繁殖。如果各地都普遍养殖食蚊鱼,对于消灭蚊子,有效控制和预防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将大有裨益。如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