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工程力学.pdfVIP

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工程力学.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工程力学

第34 卷第1 期 Vol.34 No.1 工 程 力 学 2017 年 1 月 Jan. 2017 ENGINEERING MECHANICS 1 文章编号:1000-4750(2017)01-0001-13 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 1 1,2 1,2 2 郝际平 ,孙晓岭 ,薛 强 ,樊春雷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 710055) 摘 要:发展钢结构建筑,可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推进建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在国家政策推动下, 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从 1.0 时代快速迈向2.0 时代,发展了以传统钢结构形式为基础的改进型建筑体系,模块 化新型建筑体系和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新形势下,预制混凝土构件解决了钢结构的传统难题,不同墙体交叉应 用发展了新型围护系统,信息化技术促进了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全装配钢框架和盒子型模块化装配体系是新型低、 多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采用“建筑元器件”的设计概念,以结构构件或建筑功能单元为基本元件组合而成,具 有构件装配化、围护一体化、生产工厂化等特点。新型MCFTS(Multi-cor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System)高层 钢结构体系适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该体系分为组合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住宅体系和组合多腔钢板墙 核心筒—钢管混凝土框架公共建筑体系。MCFTS 体系以组合多腔扁柱和双侧板连接节点为技术核心。研究结果 表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可修复性能。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体系创新;工业化;模块化;钢管混凝土;钢板剪力墙;钢连梁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6052/j.issn.1000-4750.2016.08.ST14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S HAO Ji-ping1 , SUN Xiao-ling1,2 , XUE Qiang1,2 , FAN Chun-lei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2. Design Institute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s can resolve excess capacity of steel industry and promote building gree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Promoted by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assembled steel structures in China have marched from v1.0 towards v2.0 quickly, during which three new types of building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improved system bas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