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PPT.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PPT

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主要进展;心肺脑复苏(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60年代出现的胸外心脏按压,加上50年代的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心肺复苏术(CPR),并系统地提出了现代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即基础生命支持(BI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和长程生命支持(PLS)。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特别提出了脑复苏的概念,从而诞生了心肺脑复苏(CPCR) ; 心跳骤停的定义: 抢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心跳呼吸骤停。必须明确心跳骤停的定义。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会议上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Cecil内科学第十六版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骤停;3、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常见窦性、房性、节性冲动不能达到心室,且心室内起搏点不能发出冲动。常发生在室上速进行颈静脉按摩或行直流电击后,也可发生于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和严重逸搏后。在心跳骤停的三种类型中,心室颤动最为多见,其他两种少见。 ;判断标准;任何慢性病患者在终末时,多数表现为先心脏停搏,少数为呼吸先停止,但这不同于上面所说的心跳呼吸骤停,这类死亡属于生命的自然终止,是“生物学死亡”而无法挽救。 ;病理生理变化 再灌注损伤主要观点为缺血组织的再灌注加重了细胞的损伤或加速了组织细胞的死亡。任何一种缺血组织获得有氧灌注即为再灌注,特别是较长时间缺血后,由于缺血缺氧,体内产生了大量有害物质(如氧游离基产生,Fe2+离子释放;大量钙离子内流等)。当对组织细胞再灌注时,这些有害物质随血流到达组织,造成再灌注损伤。一旦恢复自主循环即可发生再灌注损伤。 ;既然再灌注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那么还要不要恢复组织的血流再灌注? 回答是肯定的。 对缺血组织的再灌注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首要条件,但关键是要在组织的缺血阈值时间内尽快恢复有效血液灌注,即要求再灌注血流必须达到维持组织细胞生存的最低血供(即正常血供的25%以上),同时加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前列环素等物质,以消除在无氧缺血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的影响。总之,认识和妥善防治再灌注损伤将提高复苏成功率。;体内各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血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变化 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消失后,血中内源性儿茶酚胺(水平急剧升高近50倍。如此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却不足以维持动脉血压,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一些内源性的代谢产物抑制了儿茶酚胺的作用。当给予外源性肾上腺素0.01-0.1mg/kg后,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平均动脉压均比未用肾上腺素的对照组明显升高,这就是应用外源性肾上腺素进行心脏复苏的理论依据。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 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造成肾上腺素能α受体脱敏感或受体下调,心脏骤停早期心脏和肾脏α1受体数量明显下降,随心脏停搏时间延长,其数量又有增加趋势。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复苏指南2005中的主要变化;单人CPR按压/通气比为30:2 从婴儿到成人,均为30:2(单人CPR), 双人救助儿童行CPR推荐15:2 新生儿要求仍保留3:1 每次人工呼吸为1秒钟并可见到胸部起伏避免过度吹气超过时间,或过度用力;心脏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之后立即行CPR,每2分钟应检查1次心律2000曾建议连续3次电击,期间不做胸部按压。2005用双相波电击效果好,而3次电击延长时间中断胸部按压无必要。一次电击后立即行胸外按压,5组30:2CPR后(约2分钟)再检查患者心律。;认可2003年ILCOR有关1-8岁儿童使用AED的推荐意见 AED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 1岁以下儿童不确定使用;基本生命支持(BLS)仍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关注的重点;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呼吸及循环指征 患者没有足够呼吸,应给予2次人工呼吸,应该准备支持给氧和通气,给第一组2次人工呼吸后,应立即开始30次按压,周而复始CPR,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应不间断地CPR。;每2分钟急救人员应相互轮换按压 每5个CPR之后,急救人员轮换按压,轮换应在5秒钟内完成。 高级气道支持的CPR 未放置气道时,应给予30:2CPR,一旦放置了高级气道,急救人员不用再中断按压进行人工通气,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