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大钊在京居住地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李大钊在京居住地考
张利 孙起成
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 100101
[摘要]出生于北方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主要是在北京度过的。本文认为李大钊在北京的居住地(故居)至少有八处,并按其所住的时间顺序依次作了介绍,并澄清了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同时,对李大钊被捕后,其被羁押、审讯及遇难的确切地点也作了一定的考证与说明。
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南陈北李”。李大钊之所以被称为“北李”,主要是他出生于河北乐亭,其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学习和成长也都是在北方,后来他从事革命运动也主要是在北方,特别是他在北京进行革命活动长达十年之久,因此,北京的许多街巷,尤其是东西两个城区都留下了他战斗过的足迹。
李大钊第一次到北京,据记载,是1912年冬。那年李大钊二十三岁,正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为筹建北洋法政学会及《言治》杂志而来北京。李大钊在北京曾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创办人之一孙洪伊等政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同时经曹百善介绍结识了中国社会党北京支部负责人陈翼龙,并加入了社会党。[1]
1913年7、8月间,李大钊结束了他在天津6年的学习,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再次来到北京,通过孙洪伊的引见与进步党理事汤化龙相识。汤、孙二人出于政治目的,为笼络人才,决定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成绩优秀者,资助其去日本留学。李大钊因符合条件而被选中,从而实现了赴日本留学的愿望。
1913年冬,李大钊东渡日本求学。1916年5月,因袁世凯复辟,李大钊未等到卒业,就毅然从日本早稻田大学辍学回国,先抵上海,7月中旬回到北京。不久,李大钊出任汤化龙的秘书,同时筹办《晨钟报》。这年9月初,李大钊搬至西单皮库胡同居住。(20世纪末,因西单地区的市政改造,皮库胡同已不复存在。)[2]
此后,李大钊为继续实行对制宪工作的舆论参与,便和高一涵、白坚武等人商议准备创建一个新的刊物——《宪法公言》。10月10日,就在中华民国诞生五周年之际,《宪法??言》正式出版,他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李大钊的《国庆纪念》一文。后因经费问题,《宪法公言》于1917年1月初,出至第9册之后被迫停刊。
1917年1月初,李大钊搬至朝阳门内竹竿巷居住(现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竹竿胡同)。[3]1月28日《甲寅》日刊创刊,李大钊应章士钊的邀请,出任该刊编辑。据高一涵回忆,他和李大钊两人轮流为该刊写社论,因此曾获“甲寅派”的称号。这年5月初,李大钊因其妻子生病离京返回故乡,为照顾妻子,他在老家住了近一个半月,直到6月22日才返回北京。7月1日,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李大钊被迫离开北京到上海避难,11月中旬才由南京又回到北京。
1919年7月暑假和1920年初寒假期间,李大钊曾两度携全家返乡。
1920年7月8日,北京大学评议会议决图书馆主任改为教授。因而李大钊的收入又有所增加。这一年的8月下旬,李大钊再次利用暑期回原籍接家眷。
1923年的5月中旬,李大钊见到从上海回到北京的张国焘后,便告知北洋军阀政府将进行大逮捕,劝其提高警惕,立即转移。[4]张国焘没有听从李大钊的警告,于5月21日凌晨,在其寓所被捕。张国焘叛变后,供出李大钊及在北京的党组织情况,北洋军阀当局下令缉捕李大钊。李大钊不得不离开北京,由其长子李葆华陪同,到昌黎五峰山暂避一时。
几点说明:
一、李大钊在北京的住所(或称故居)到底有几处?
据目前的有关资料记载,我认为至少有八处,而不像通常所说的仅有五处。
五处说,即:宣武门内回回营2号、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铜幌子胡同甲3号、西安门内朝阳里4号和东郊民巷苏联使馆西院兵营。
八处说,即:西单皮库胡同、朝阳门内竹竿巷、宣武门内回回营2号、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铜幌子胡同甲3号、西单邱祖胡同、西安门内府右街朝阳里4号和东郊民巷苏联使馆西院兵营28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西单皮库胡同和朝阳门内竹竿巷是李大钊一个人或与朋友同住的住所。而以后的几处住所则是李大钊与家眷一起居住的住所。我认为,只要是李大钊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当然不是临时、偶尔居住过的)都应该认定为是他的故居。
二、在李大钊的八处故居中,居住时间较长的有两处,即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和西安门内府右街朝阳里4号,其中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居住的时间最长。府右街朝阳里4号是李大钊全家从1924年底到1926年3月下旬的居住地,时间不足两年。值得关注的是,现有人将李大钊在朝阳里的故居误认为是3号。这种说法可能是源于李葆华在1979年10月29日《人民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doc
- 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doc
-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doc
- 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doc
- 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doc
-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解析.doc
-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doc
- 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方法探讨.doc
- 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发展与思考 何鲁华.doc
-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环保绿色理念的意义.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