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康复方法学PPT
治疗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脐通过经络沟通内外,网罗全身,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 强壮保健,却病延年 温通阳气,回阳救逆 健脾和胃,降逆止泻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操作方法 仰卧取穴 严格消毒 认真覆盖,束紧固定 间断用药,疗程宜短 脐疗的方法1.灸脐法2.熨脐法3.敷脐法4.熏脐法5.贴脐法6.摩脐法7.揉脐法 8.涂脐法9.纳脐法10.滴脐法11.填脐法12.罨包法13.掺法14.拔火罐法15.磁疗法16.激光法 注意事项 询问病情,防止毒性反应:本法施药治疗之前,宜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并询问药物过敏史,孕妇及胎产史;避免药物过敏反应,或引起堕胎流产等医疗事故发生。 注意将脐部擦拭干净,如脐部有感染者,禁止使用敷脐法。如出现敷脐部位红肿痛痒或其他不适,应将敷药去掉,停止使用敷脐法。 小儿施药,妥为护理:本法运用于小儿时,应护理好小孩,嘱其不能用手抓挠,或拭擦,以防止敷药脱落。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不宜过久,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为宜。 六、膏药疗法 治疗原理 疗法分类 注意事项 治疗原理 膏的熬制主要用胡麻油和铅丹为原料,二者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也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等。 局部治疗作用 经络调衡作用 药物自身作用 黄丹 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 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铅 拉丁名:Plumbum Rubrum 别名:真丹、铅华、丹粉、红丹、国丹、铅黄、朱粉、松丹、朱丹、陶丹、章丹、桃丹粉、铅丹、黄丹、广丹、东丹 外用拔毒生肌;内服杀虫,截疟,主要外用于散剂及膏药中,能与植物油化合,为制膏药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调入油膏内,有防腐生肌作用,可治溃疡不敛 黑膏药 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贴敷于皮肤 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外、内治) 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使用前必须预热 黑膏药属硬膏剂,为传统膏剂中的一种 【药物组成】防风1两,荆芥1两,连翘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木鳖子5钱,白芷5钱,杏仁5钱,桃仁5钱,生地5钱,地芫荽2两,黄花菀2两,侧柏叶2两,地薄荷2两,猪(犭母)聍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儿茶1两,大黄1两,当归1两,杉皮炭5钱,枫香5钱,龙骨(煅)5钱,赤石脂(煅)5钱,血竭5钱,樟脑5钱,孩儿骨(煅)2钱半,朱砂2钱半,水银2钱半,麝香5分。 宫粉 又称水粉、胡粉 将卷叠的铅板,插入多孔磁皿中,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锅上,用炭火加热,经较长时间,铅受醋酸蒸气的侵蚀,先成碱式醋酸铅,再导入无水碳酸,渐成碱式碳酸铅,为白色的粉状物,主含碱式碱酸铅2Pbco3Pb(OH)2 为原生质毒,能破坏癌细胞的生活能力 能直接杀灭寄生虫,有制止出血与粘液分泌的作用 内服多量易惹起胃肠炎并诱发全身中毒 长期外用,能被皮肤吸收积蓄体内,导致腹痛、便秘、、盆血等慢性中毒表现 传统康复方法学中药外治法 简介 方法 方药 使用中药,运用非口服的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 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廉验、易学易用、容易推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的特点 中药外治法的优点 中药外治法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中药外治法简介 中药外治法的优点 治法多样,多途给药 直达病所,定位用药 适应症广,禁忌症少 中药外治法的优点 保持平稳的血液浓度,避免了血液浓度的峰谷现象,能平稳给药,长效治疗。 由于经皮给药,从而避免了胃、肠道及肝脏等器官的副作用。克服了胃、肠道粘液的PH值的破坏与运作时间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药物的活性利用率,达到治疗的预见性。 改善病人对药物适应程度,避免了口服药物对人体胃、肠道及肝脏等器官的副作用 吸收率易控制,释药平稳,持续恒定。 极大的增加了安全性,无副作用,避免了口服或注射治疗的危险性 中药外治方法 清代:赵学敏《串雅外篇》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120种民间外治方法 清代:吴师机 《理瀹骈文》;膏药专著,介绍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及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 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标志中药外治这一分支学科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一、热敷法 治疗原理 疗法分类 注意事项 热敷疗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