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渝黔线乌江双线特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渝黔线乌江双线特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孔军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本文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分析及运用赤平投影方法,从河谷两岸的岸坡岩体及其结构面特征等方面对渝黔线乌江特大桥岸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渝黔线;岸坡;赤平投影;稳定性分析
在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下,特大桥岸坡稳定性的众多影响因素对铁路工程建设提出了较多的难题。因此,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特大桥的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做出合适的建设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着重探讨渝黔线乌江特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一、工程环境质地以及岩体结构特征
(一)工程概况
拟建桥位北岸属贵州省遵义县乌江镇所辖;南岸属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乡所辖。南岸有乡村水泥公路相通,北岸则仅有山间小路,桥址区交通条件一般。乌江镇坐落于即将修建的乌江大桥的上游,大型村庄一般有公路通达。
桥址区为黔北中低山溶蚀地貌,地面高程605~826m,相对高差221m。拟建桥位横跨乌江,乌江为深切河谷地貌。在乌江大桥桥址选择地段的流向为正东向,河床呈“V”字型,岸坡陡峭,局部达70deg;。两侧坡体基岩大量出露,坡体表面植被较发育,桥址区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如图1.1、图1.2、图1.3)
(二)地层岩性
桥位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4)坡残积层、冲积层,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四段(T1m4)、三段(T1m3)。桥址区内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lt;4-3gt;红黏土(Q4dl+el)
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风化残余的灰岩、白云岩、泥岩质碎石及角砾,土质均匀,分布于桥址两侧斜坡坡面,厚0~2m,属Ⅱ级普通土。
lt;2-7gt; 卵石土(Q4al)
灰褐色,中密,饱和,卵石占80%,直径20-150mm,石质成份为灰岩质、砂岩质,余为砂充填,分布于乌江内,厚2~10m,属Ⅳ级软石。
lt;10-19-1gt;白云岩(T1m4)
白云岩为灰色,中厚层状,质硬、性脆,表面发育刀砍纹,有溶孔、溶槽现象,岩溶发育强烈,分布于DK262+735至贵阳端。强风化层(W3)厚0~2m,属Ⅳ级软石,B组???料;弱风化层(W2)属Ⅴ级次坚石。
lt;10-20-1gt;灰岩、白云岩(T1m3)
灰色,中厚层状,质硬、性脆,局部夹薄层状泥岩及薄层状白云岩。灰岩质硬、性脆。分布于DK262+735至重庆端(乌江以北的桥位区及乌江北岸)。强风化层(W3)厚0~2m,属Ⅳ级软石,B组填料;弱风化层(W2)属Ⅴ级次坚石。
lt;10-20-2gt;泥岩、泥质灰岩(T1m3)
灰色,薄层状,泥质胶结,遇水易软化,风化易剥落。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呈饼状及碎块状。泥质灰岩呈薄层状,质较软,岩芯呈碎块状。强风化层(W3)厚0~2m,属Ⅳ级软石;弱风化层(W2),属Ⅳ级软石。
lt;10-20-3gt;角砾状白云岩夹碎屑灰岩(T1m3)
灰色中厚层状角砾白云岩夹灰色中厚层状碎屑灰岩。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呈饼状及碎块状。分布于乌江北岸。强风化层(W3)厚0~2m,属Ⅳ级软石,C组填料;弱风化层(W2)属Ⅴ级次坚石。
1.左岸(遵义岸)
左岸桥址处岩层主要为灰岩。桥址处顶层为巨厚层状、厚层状灰岩,岩石强度大,层理面明显,局部裂隙发育,主要为卸荷裂隙,顶部植被茂密。中部以风化的泥岩为主,强风化,局部风化成粘土,植被茂密,表层基本被植被及粘土覆盖,难以辨认基岩,一条简易便道贯穿泥岩。中下部为中厚层状白云岩,弱风化,局部裂隙发育,与层面交错,有落石现象发生。中厚层下面为薄层灰岩,层面明显,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竖直裂隙与层面交错,形成凌空面。底部岩体为薄-中厚层白云岩,刀砍状构造,层理明显,裂隙发育,靠近乌江水边溶蚀现象明显。
2.右岸(贵阳岸)
右岸桥址处顶部为厚层状~巨厚层状灰岩,层理不发育,岩层产状:257deg;ang;24deg;,局部垂直裂隙发育,两组发育的裂隙面产状:137deg;ang;57deg;、105deg;ang;73deg;,局部与层面交错,弱风化,表面有溶蚀现象,岩层顶部植被茂密,植被即加固了岩体,也加速了表面的风化作用及根劈作用使裂隙扩大。
与厚层状白云岩接壤的为泥岩,层理不发育,垂直裂隙发育,中风化至强风化,容易剥蚀形成凌空面,使上部厚层状白云岩失稳崩落下来,河边散落了些大块落石,就是这样形成的,其崩落的危害性还是不能忽略的。泥岩表面植被茂密,覆盖率高。
中部为中厚层状白云岩,灰白色,弱风化至中风化,层理发育,岩层产状:282deg;ang;14deg;,垂直裂隙局部发育,主要为卸荷裂隙,裂隙延伸2m~3m、5m~6m不等,裂隙间距0.3m~2.5m不等,裂隙张开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基坑水泥搅拌桩与锚杆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与探讨.doc
- 深基坑淤泥软土地下连续墙渗漏水防治施工技术.doc
- 深基坑简化计算与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doc
- 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doc
- 深基坑的支护与加固措施.doc
- 深基坑监测中的测斜技术应用.doc
- 深基坑突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doc
- 深基坑软土地层真空降水施工技术.doc
- 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doc
- 深基坑管井降水封堵施工技术探讨.doc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质量文化的医疗器械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实践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探究式学习与数字素养培养的关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服务流程与患者就医便捷度提升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跨平台兼容性、安全性及教学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元宇宙课堂2025年教学资源创新与教育技术应用.docx
- 高效去污洗衣剂对衣物洗涤后防霉变渗透性能的实验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趋势分析报告.docx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测系统2025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报告.docx
- 适老化公共设施建设与改造需求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台湾AI行销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docx VIP
- 湖北办公楼监控及电子围栏系统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围栏(施工组织设计围栏(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4年台湾YouTube年度社群内容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pptx VIP
- 诺尔起重设备(中国)有限公司RTG&RMG中国福建招商局漳州开发区363105.pdf VIP
- 小区沥青道路设计做法.doc VIP
- 2025年台湾AI行销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pdf VIP
- 防雷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智能体协议:MCP、A2A、ANP-智能体互联网的黎明之前.docx
- 国有企业收购合同协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