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短歌行》辨析
摘要 《短歌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是曹操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性“言志”之作。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这首诗选入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本,但笔者对诗的解释有所不同。本文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短歌行;抒情诗;延揽人才
“短歌行”是汉乐府一个曲调的名称,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短歌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可以说是曹操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性“言志”之作。在这首诗中,曹操昂然回旋地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表现了他对于统一事业不能完成而产生的忧郁,和虽未完成统一,并不灰心,仍要广揽人才积极进取的豪迈心情,我认为诗的主旨,还是在积极进取的一面。
全诗是四句一韵,八韵组成。
开始两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如果将这些诗句,当成作者的消极感慨认为有及时行乐之意,其实错了。曹操这个人物是不会消极之感的。这里的感慨,正和他的另一诗篇《秋胡行》所说的“不戚年往,忧进不治”,是同一心情,他的感慨是有积极意义的。
从第三韵以后,才算进入了诗的主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两韵,引用风雅,表示他延揽人才的迫切心情。“青柃”是他所思念的人物,为了这些人物,时常暗地会叹息。这两韵充分表示了他对招贤纳士的迫切的要求。
自建安以来,群雄割据,攻战不已,中原的人口,耗减最甚。仅存的户口,多在豪强族的控制之下,成了豪强的私属。赤壁战败以后,曹操损失了25万人,他要继续完成统一大业,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他的迫切要求。赤壁之战以前,他对人才的延揽,虽有所重,但不无疏略。如《朱子纲目》建安十三年条载,“操进军江陵,收用韩蒿和洽等,而刘璋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松为人放荡,操已定荆州走刘备,不存录松,松怨之,归劝璋绝操,与刘备相结。就是一例。对此事后人多有评说,在此也就不多言了,赤壁战败以后,曹操接受了和洽的建议,更加重视了招贤纳士,广事延揽的策略,建安十五年所下的求贤令文“天下未定,此特求贤这急时巴。……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便是史证。
第五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四句,以明月比拟了他所思念和向往的人物。他感到思念和向往的人物,不得为他所延揽,正象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且是不可及,可爱而不可掇。最后只落得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地,看出曹操如何思念贤士大夫的迫切心情。
第六韵“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一韵,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客人,即指贤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
另一种说法,就是说曹操到田间慰问归耕战士和战死的家属,和他们叙了契阔,和他们举行了谈宴。这就表示他没有忘掉和战士们的旧关系,时常怀念着他们。
对于这两种说法,现在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科书上的解释也是这样,且绝大数教师在教学生时也这样讲。我不以为然,有一点值得我们来推敲一下,难道说曹操招得的贤士都是有旧恩的、阔别已久的老朋友?如果不是。那么“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又该作何解释?第二种说法不是恰恰解除了这一疑问吗?另外《三国志?魏书》建安十四年秋七月辛未令曰:“自顷以及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百仁者岂乐之哉!不是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史存抚循,以称吾意。”这个令文,可以说明诗意。再就是曹操清楚的知道士兵也是战争的重要资源,去慰问一下死难者的家属,表示一下怜悯之心,不是和刘备摔孩子一样达到收买人心的作用。这一解释也和第七韵的解释是相吻合的,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有道理。
第七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乌和鹊是成群的鸟类,在明明之夜,成群之乌鹊,绕着树一圈一圈地飞……,这是北方冬夜里常见的景物,似是眼前即景。但细玩诗意,似乎别有寄托,寄托什么呢?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科书中是这样讲的,“明月朗朗星星稀,乌鸦向南高高飞。绕树飞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树枝可栖息。这四句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关于这一解释我也有不同的观点,我以为这是借乌鹊比拟了当时的流民群。自有战争以来,他们死亡最惨,是战争中遭受苦难的农民,为了避免战争死亡,成千成万,大量迁移,想寻找一块安静的地方定居,但他们的愿望是空的;他们时常有被驱走上战场,这些流动人口,正是曹操所要招抚利用的,可是这些人口,是不愿意受他的招抚,向南方流移,因而,因物抚事,以诗寄慨。这是为什么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