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精品教学(张桂荣)生态-第三部分:种群.pptVIP

基础生态学精品教学(张桂荣)生态-第三部分:种群.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斑潜蝇 斑马贻贝(欧洲---美国) 马尔堡病毒—出血热(非洲长尾绿猴) 查士丁尼大瘟疫-鼠疫杆菌(跳蚤) 天花病毒---欧洲人有免疫力,新大陆的土著人没有免疫力(墨西哥) 埃博拉病毒-蝙蝠、猩猩、羚羊;能迅速破坏人类的血小板。 登革热病毒---蚊子 马秋波病毒---老鼠 逻辑斯谛方程的重要意义: 1、 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渔业、牧业、林业等领域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两个参数r 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最大持续产量为MSY = rK/4 6、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种群的增长 “J”型增长;“S”型增长 (2)季节消长 例如:“硅藻”。掌握其消长规律,是水体富氧化预测和防治所必须的。 6、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3)种群的波动 原因:a.环境的随机变化。如天气? ?b.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由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环境因素反应的滞后,种群可以超过环境容纳量,然后表现出缓慢的减幅振荡,直到稳定在平衡密度。 ?? ?c.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即当种群数量和密度上升到一定数量时,存活个体数目将下降。密度制约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稳定。如果没有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种群将平稳地到达环境容纳量,不会产生振荡。当密度制约变得过度补偿时,减幅振荡和种群周期就会发生。并且振幅不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弱 。 类型: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 a.不规则波动 关东亚飞蝗 周期性波动 旅鼠 种群的波动 (a)减幅振荡;(b)稳定极限周期;(c)混沌动态 (4)种群的爆发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爆发如害虫、害鼠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的爆发。例如:赤潮 (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容易出现这种情景,例如:鲸 (7)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 (5)种群的平衡 大型的有蹄类、食肉动物等多数一年只产一仔,寿命长,种群数量一般是很稳定的。具有内调节机制的社会性昆虫(红蚁),数量也稳定。 (7)生态入侵 水葫芦被引入中国后,在中国南方大面积蔓延,无法控制。 40年前传入中国的豚草,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它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 中国广东省珠江的伶仃洋上有一个小岛叫内伶仃岛。岛上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九十五,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岛上生活着近600只猕猴,还有其它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 入侵我国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 紫茎泽兰 2. 薇甘菊 3. 空心莲子草 4. 豚草 5. 毒麦 6. 互花米草 7. 飞机草 8. 凤眼莲 (水葫芦) 9. 假高梁 10. 蔗扁蛾 11. 湿地松粉蚧 12. 强大小蠹 13. 美国白蛾 14. 非洲大蜗牛 15. 福寿螺 16. 牛蛙 世界上致命的六种神秘病毒 4、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是指: (1)分布格局的三种类型 随机的(random) 随机分布(Random dispersion)指个体分布完全和机率相符合。每个个体的出现都有同等的机会。这种分布在自然界中不常见。 随机的 均匀的 成群的 4、种群的空间分布格 均匀的(uniform) 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距离。当有机体能够占有的空间比其所需要的为大时,则在其分布上所受到的阻碍较小,这样就使种群中的个体常呈均匀分布。在自然情况下,均匀分布最为罕见。 成群的 (clumped) 种群内个体分布不均匀,形成许多密集的团块状。在自然情况下,大多数植物种群常呈成群分布。 (2)分布格局类型的判定 常用而简便的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是 方差/平均数比率,即 0 1 1 = = >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成群分布 等级方差分析法; 三项轨迹方差法; 谱分法; 二维网函数插值法 2 2 2 2 2 2 2 2 2 种群的调节 气候学派 生物学派 食物因素 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学说 行为调节 — 温-爱德华(Wyune-Edwards)学说:认为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 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Christian)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经受的社群压力增加,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影响了脑垂体和肾上腺的功能,使促生殖激素分泌减少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生长激素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