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剧弹腔、高腔曲牌及其它
〔摘 要〕祁剧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明代,其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唱腔有三大腔系:弹腔、高腔、昆腔。曲牌在使用时包括三种主要乐器曲牌:唢呐、弦乐、笛子曲牌。高腔的特点是:四柱、跳进、数板等。
〔关键词〕南北二路 阴皮 四柱 曲牌
祁剧过去分宝河和永河两大流派。宝河派流行于邵阳、黔阳等地区;永河派流行于衡阳、永州、零陵等地区。两个流派在剧本、表演和音乐上均无大的差别,所不同仅表现在少数曲牌的行腔上,以及少数剧目的唱腔和角色的安排上。如:《昭君出塞》一剧,宝河为高腔,王龙为丑行;永河为弹腔,王龙为小生行。祁剧过去多在农村草台演出,为了适应这样的演出条件,逐渐形成高亢、粗犷、质朴的音乐风格。在旧时,昆腔由唢呐或曲笛伴奏;高腔一般没有文场伴奏,宝河派由唢呐帮腔,永河有鼓师帮腔;弹腔以祁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武场方面通常由战鼓、牦形鼓、大锣、大?、高音小锣组成,发声尖锐、浑厚、明亮,能声传数里之外。演员的发声和润腔方面,因行当而异,净用霸音,老生用沙音,小生用子音,旦用窄音。经过长期的积累,祁剧的流传剧目、各种声腔的曲牌唱段,数以千计,可以说它的传统音乐资料相当丰富。
弹腔是祁剧音乐中戏剧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声腔。其板式大体分为下列数种:(一)起板:是自由节奏的散句形式。由三个散乐句组成的叫大起板,由一个散句构成的叫小起板。在传统的运用中有内外之分,大起板大多是在内台演唱,小起板大多在台外唱,它一般用于渲染气氛或情绪转折的地方。(二)垛板:是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最后一个字甩腔,板式接近慢皮。垛板与京剧的回龙相类似,常于起板之后,紧接垛板,在节奏上形成了鲜明的松紧对比,使情绪进一步向前推进,它在刻画人物方面,能表现各种不用的感情。(三)慢皮:即一板三眼,北路上下句都起于一眼,落于中眼;南路上下句都起落于板上。慢皮常用抒情、叙事、诉说等场面。(四)快慢皮:即稍快的一板三眼,在情绪很激昂的时候才适用。南路中没有这种板式。(五)慢二流:即一板一眼,常用于叙事、劝导等场面。南路无此板式。(六)二流:即有板有眼,和京剧中的流水很相似,快唱时又像京剧中的快板,稍慢一点的常用于诉说,稍快一点的常用于愤怒。南路中用得极少。(七)丢句子:也是一板三眼,唱句从第一眼开始,唱完半句就加一个小过门,也从第一眼开始,速度比慢皮稍快,比慢二流稍慢。常用于比较细腻的诉说和叙事。南路没有此板式。(八)滚板:即赶板,也就是板的散唱,一次可唱多句。常用于急躁、悲愤、犹豫不决等场面。(九)摇板:南路叫摇板,北路叫紧拉慢唱,即有板无眼的自由节奏。常用于愤怒、伤感的场面。其它如:哭头用于哭的场面,常作为有些唱段的结束句。在演出实践中,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利用上面的板式组成不同类型的成套唱腔。
关于弹腔音乐,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由于上属音与下属音在曲调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形成了南路与北路的显著差别。南路女腔一般多为徽调式,上属音“2”音在曲调中占了较重要的位置,与主音“5”有机地结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北路女腔一般也多为徽调式,下属音“1”音或“i”音在曲调中占了较重要的位置,与主音“5”有机地结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南路的男腔为商调式,北路的男腔常为宫调式。弹腔的男女分腔比较严格 :南路男腔一般上句落“1”音,下句落“2”音,女腔一般上句落“i”,下句落“5”音;北路男腔一般上句落“2”音,下句落“1”音,女腔一般上句落“1”,下句落“5”音。中间部分上句放腔时,南北两路不分男女都落在“6”或“3”音上。唱腔和过门在连接上,也有一定规律。如:北路男腔不管落在哪个音级上,紧跟唱腔的过门,它的起音和落音一般也在同一音级上。在有些唱腔中,把南路的旋律揉进北路的旋律或者把北路的旋律揉进南路旋律中去,祁剧前辈称“北转南”或“南转北”。如此,在丰富旋律色彩时,演奏上并没有改变原来的定弦。南路阴皮慢板中揉进了地方丝弦小调【满江红】,能使曲调独具一格,为发展祁剧音乐提供了较好的先例。这常用在较细腻的诉说、叙述场面,能体现悲痛、伤感的情绪。如“仕林祭塔”(【满江红】转【阴皮】)。弹腔北路二流中有一种唱法,是一句唱完之后附加四个字或五个字的唱腔,叫垛句子,听起来有独特的风格。
弹腔的伴奏:旧时祁剧乐队一般只有七八人,有“七紧八松”之说。主要乐器是祁胡,琴筒用楠竹制作,筒子较小,弓子粗硬,弓毛多,演奏方式比较硬。其余有月琴、小三弦、板胡等。在旧时,弹腔演唱时调门的高低都有一定的规律,上午一般唱正宫调(G)或乙字调(A)调,下午调门才降低(演唱的剧目为三小戏)。此外,根据剧情内容需要,可加战鼓、大锣、大?、高音小锣、唢呐以增强气氛,总之弹腔的音乐很有特点。北路(定弦6-3)高亢粗犷,南路(定弦5-2)缠绵委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