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圆盘之王青铜蟠龙盘.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秘的圆盘之王青铜蟠龙盘   1984年3月17日,浙江省温岭县琛山乡(现属温峤镇)莞渭童村村民童守根冒着阵阵寒意,来到附近下望头山西半山腰。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父亲不幸病故了。死者已逝,当入土为安,他要为父亲挖一穴墓。挖着挖着,在挖至距地表约五十厘米时,突觉碰到了坚硬的异物。顺势再挖,发现了一件巨大的青铜器,像个脸盆,全身布满精细的花纹,古色古香,更奇的是中间还雕着一个龙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童守根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这东西如此之大、如此之精、如此之奇,肯定是个宝贝。消息立刻传开了,村民们纷纷赶来看宝,众说纷纭。县文管会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到,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将青铜盘征集收藏。   这样的东西,县文管会也从未见过,于是逐级上报,省里派了专家来。专家看了非常兴奋,这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盘啊,这样精美的东西省里也罕见,而其器型之大,可称是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之最了。天生丽质难自弃,青铜盘的出土,引起了多方关注。1993年,青铜盘更是一举成名。是年,国家文物局决定,第三届中国文物精华展首次(第一、第二届均在北京故宫)出京在上海举行。这次展览因为是首次出京,倍受关注。展览坚持了高标准的展品遴选原则,全国“展出近二百件(组)文物”,皆“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青铜盘以青铜蟠龙盘之名参展,被誉为是现存圆盘中的“盘王”。人们认为它是“非常卓越的作品。商代蟠龙盘历年出土极少,而且都是图案型花纹。此器蟠龙作生动的高浮雕,躯干蟠旋,龙首高昂,自盘心挺然而出,实为他器所未见,又兼器型硕大,是商代青铜盘中的领首之作。”紧接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将其定为国宝级文物。1998年、1999年、2000年,青铜蟠龙盘又连续参加了在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浙江省建国五十年文物精华展”、日本举行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成就展”等重要展览,备受赞赏。2006年,温岭市新行政中心大楼落成,就在大楼前以8:1的比例仿制了青铜蟠龙盘,以见证温岭悠久的历史。   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商代晚期才逐渐流行。这件青铜盘为商代晚期盘,体型硕大,纹饰富丽,气魄非凡,恐怕已经不是实用器,而是专门用来祭祀的礼器。此盘高26厘米,口径61.5厘米,重22.5千克。敝口,宽平缘,无耳,腹部平缓内收,高圈足,有阶裙。腹与圈足饰对应的六组扉棱,以之间隔组成六组纹饰。腹部每组纹饰以同向双鸟为主纹,衬以云雷纹为地,鸟身上饰云纹。圈足每组纹饰以一夔龙纹为主纹,亦以云雷纹为地。商代晚期是青铜纹饰极为发达的时期,流行多层花纹,多采取主纹与地纹相结合的方式,衬托出装饰主体,层次缜密,富丽华美。此盘地纹云雷纹纤细密集,主纹线条则较粗,突出于地纹之上,而主纹之眼睛又以浮雕手法格外突出,使得纹饰凹凸有致,疏密得宜,富于空间的层次感与变化的美感。   盘中心以浮雕手法铸出的蟠龙则是此盘最精彩最特别的地方。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华夏先民组合虚拟多种生物形象,不断创造、完善而成的。龙被我们的祖先赋予了神秘色彩,可大可小,能上天,能潜水。龙长期以来作为装饰纹样应用在各种载体中,应用范围极广,应用历史极久,形象也格外复杂。它诞生于何时尚须探索,但一般认为距今8000年前已有龙的雏形。进入青铜时代,龙的形象更多出现在青铜器上,成为商周青铜器最重要的装饰花纹。这一时期的龙面貌各异,尚未定型,或爬行,或蜷曲,或一身双首,或一首双身……这其中蟠龙盛行于商末西周初,往往出现在圆盘底部。   蟠龙形象源远流长,在盘底装饰蟠龙纹,早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彩陶盘上就已出现。历年出土的商代蟠龙盘,都是图案型花纹。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蟠龙纹铜盘,非常精美,蟠龙形象也与温岭青铜蟠龙盘上的蟠龙非常相似,但却不是立体的。温岭青铜蟠龙盘是目前唯一一件在盘心以高浮雕铸昂首龙的商代铜盘,对于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商代龙的形象非常难得。龙首立体,略成方形,挺出盘心近10厘米,格外醒目。龙身呈顺时针圜行蟠坐,两边鳞纹,中间夹以菱形方格纹。蟠龙有两只粗壮的龙角,角作上小下大的瓶形体,下端由两侧分别向内卷曲。龙首上加角,可能是为了显示龙的神威。龙眼眼形则呈商周青铜器常见的“臣”字形,眼珠突出。巨口露齿,两耳与牛耳相似。蟠龙形象细腻生动。   铜盘上饰蟠龙,与它的功能和造型有着密切关系。盘,是一种水器,商周时期宴饮祭祀时要用水洗手,行沃盥之礼,盘是承接弃水用的。而龙则被视为水神,是水的象征。盘作为水器,以龙为饰,亦是自然而然。盘是圆形器皿,而蟠龙圆身,龙身蟠踞,恰为适合纹样,与器形搭配格外和谐,相得益彰。   青铜蟠龙盘甫一出世,就带着难解的谜。铜盘出土时,并没有其他遗物共同出土,是一个独行者,独自守着自己的秘密,也就不可能通过同伴来了解它。铜盘是商代晚期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