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美丽心灵:淡欲、宽容和真爱――解读电影《美丽心灵》中的西方文化价值观.docVIP

硕士美丽心灵:淡欲、宽容和真爱――解读电影《美丽心灵》中的西方文化价值观.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硕士美丽心灵:淡欲、宽容和真爱――解读电影《美丽心灵》中的西方文化价值观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硕士美丽心灵:淡欲、宽容和真爱――解读电影《美丽心灵》中的西方文化价值观 马理惠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电影《美丽心灵》基于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约翰.纳什因过度渴望成功而饱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后在妻子和朋友的关怀下与病魔顽强斗争,告别欲念一心研究,终获诺贝尔奖。电影反映了西方价值观中淡欲、宽容和真爱的传统,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对电影作深入解读。 关键词:《美丽心灵》;淡欲;宽容;真爱 一、淡欲的心灵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主人公纳什和所有初入大学的学子一样,相信自己的天分。他恃才傲物,不去上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在窗户的玻璃上涂写繁复的公式,在校园里旁若无人地观察鸽子的争食,画下谁也不明白的图案……纳什像一切对事业成功雄心勃勃的人一样,自我中心,赋予自己从事的研究以强烈的使命感;他希望自己是一个英雄,用自己深爱的数字和逻辑拯救世人。 不懈的努力使纳什得到了回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奕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史密斯的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使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然而对成功的过度欲望最终让他的研究陷入瓶颈,并身患精神分裂。 纳什开始接受药物和电击的残酷治疗,经历了因此造成的工作和生活的低谷阶段,但在妻子和朋友的无私关怀下,他凭借坚强的意志最终认清了生活的幻象,尽管那是让自己得到满足的成功幻象,尽管认清它们犹如摧毁了生活的支撑。更加痛苦的是,三个幻象一直跟随纳什,但他学会忽略,告别心中一直以来的欲念。 欲念远离,繁华褪尽,纳什也终究变成了普林斯顿的传奇,成为受学生尊敬的纳什教授。年少时,纳什在学校的茶餐厅看到一个白发老人接受同事们代表至高崇敬的随身携带的钢笔,从此以后,他就再没有去过那里,那里是他内心最深的渴望。人生中第二次踏入那里,却是在纳什的暮年,在被告知得到诺贝尔奖的时候。纳什只是微微一怔,轻轻地问前来通知他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你知道,我是个疯子。意识到自己是疯子的天才,抛却了欲念,最终站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成为必须受到尊重与仰望的形象。 二、宽容的心灵 渴望成功的人最惧怕就是失败,所以纳什对对手汉森的态度一直都不友好,对汉森的嘲笑、责问和挑衅使彼此的竞争充满火药味。他在最终的竞争中胜过了汉森,得到了所有人渴望的职位;在选择助理时他不顾导师的推荐,拒绝了汉森的加入,但汉森还是参加了纳什的庆功宴,这时的汉森虽但没有因为失败而失色,反而因为宽容一举让人们刮目相看。 后来纳什身患精神分裂,大学和研究是他唯一渴望的地方,汉森不计前嫌竭力帮助纳什重新有机会进入普林斯顿,让纳什在这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之中找到安慰,尽快康复。 同样的宽容之心也来自于一直为纳什敞开大门的普林斯顿大学。纳什,这个精神病患者在普林斯顿大学美丽的校园里,几乎“毫无作为”地生活了三十年,却从未遭遇过问责式的考核和劝辞。显然,普林斯顿大学绝无想到他能创造什么奇迹,它这样做,仅仅是例行了一种宽容和优雅的价值传统,仅此而已。 没有朋友的宽容相待,没有母校的温暖宽阔的怀抱,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就没有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博弈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说,美丽的心灵一定得是宽容的。 三、真爱的心灵 这部成功的影片中真正打动人心还有艾丽莎带来的动人的爱情。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正如舍勒所说“价值只对于感知价值的行为来说才是可以达到的”所以,爱是价值的真正发现者,“爱使被爱对象的真正价值发出闪光” 爱是人们能够真正看得见的行为,它使被爱的人和物能够依照它们的充分价值显现出来。受到妻子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爱丽莎,一位怎样伟大的女子,与自己的“精神病”丈夫相伴终生,不离不弃。在影片的最后,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纳什在人群中寻找到了他的妻子,“I am only here because of you, you are the only reason I am, you are all the reason。” 舍勒认为,价值是透过情绪的直观而不是理性的直观,在偏好选择之中,在爱与恨中,显示给我们的。与理性主义者认为一切感情都是主观的相反,在舍勒看来,有大量感情具有客观的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