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应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网络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应对
施玲 莫宝珠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 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网络舆论具有突发突变、扩散迅速、理性不足、跟风明显等特点。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网络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以偏概全,丑化了医生群体的形象。基于此,医方应成立专门机构,应对网络危机;主动与媒体沟通,争取舆论导向;强化医院危机管理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医患间的误解,规避危机、处置危机,保障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 医患关系 影响 应对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085-02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媒体被看做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利,已经成为一???重要的公共力量,其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1]。医患信任出现危机、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医患冲突也愈演愈烈,暴力伤医、杀医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双方带来巨大伤害。在严峻的医患关系和“人人自媒体”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舆情事件小则增加医患矛盾,大则影响医院或相关部门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各级部门或医疗机构,无论大小医疗卫生舆情事件均需积极科学合理地应对[2],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医患间的误解,规避危机、处置危机,保障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民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1 网络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
1.1网络舆论突发突变、扩散迅速、理性不足、跟风明显。现实中的某个事件、某段话,甚至是某个细微的动作,经传播后都可能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进而吸引传统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使网络舆论常常充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之辞,在表达方式上也呈现出偏激、粗俗的倾向,甚至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的帖文[3]。患方作为“弱者”,在中国这种特殊的人文环境下,更容易得到舆论的支持,使大众站到与医院相对的立场。这种话语权失衡的网络舆论,会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医方的误解,使紧张的医患关系更趋恶化。
1.2以偏概全,丑化了医生群体的形象。少数医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患者态度冷漠、粗暴,疏于沟通;或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偶有发生差错事故;或受利益驱使,开大处方、过度检查,以及拿回扣、收红包等,使某些求医者心中聚积的怨气找到了发泄点,网络便成为他们泄愤的最佳场所。这些个别的、分散的负面事件或现象,挟带着各种情绪、各种目的,经网络快速传播、扩散和发酵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摧毁人们对医生群体的固有认识。曾经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 ,被网络舆论妖魔化为草菅人命的“魔鬼”、只知挣钱的“白眼狼”,严重影响了医生群体的社会形象。
1.3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而2000 年~2012年,全国公开披露的被患者杀害的医生多达14人,伤者人数更无法统计[4] 。
从最初的语言暴力,到频繁发生的身体冲突,再到猝不及防的“杀医”事件,医患冲突大有不断升级之势。暴力维权屡屡得逞的报道具有示范效应。发生医疗纠纷后,一些患者不走正规渠道,而是选择“闹”来解决——拉横幅、摆花圈、打医生、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医院考虑声誉,政府需要维稳,多数时候会息事宁人、赔钱了事。“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潜规则,使越来越多的人效仿,甚至催生了“医闹”这一职业。同时,暴力维权行为在网络舆论中不但得不到应有谴责,有些片面的言词反而会搏得不少同情和理解,甚至还有人对暴力“袭医”行为叫好,这无疑助长了暴力维权行为,使医患矛盾越来越激化。
2 医院对网络舆论的应对
2.1加强沟通,增强医患间的信任
医患间缺乏信任是现有医疗卫生环境下发生医疗纠纷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强化沟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可利用医院网站宣传医院的优势和特点,提供预约挂号、就医指南、医疗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有效缩短医患间的距离,也可开通医院微博,及时回应网民质疑和相关问题,让患方了解医疗技术、治疗方法等信息,解除患者对医疗机构的误解,增强医患间的信任。
2.2建立专门机构,应会网络危机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应对机构,随时网上监控,增加评估事件危机意识和能力,主动发现与本院有关的负面网络热贴,及时报分管领导,同时迅速调查核实,能及时处置的应由医院新闻发言人及时回复,尽量平复负面声音,化解危机。建立专门机构,第一时间掌握与本院有关的网络舆论能快速达到掌握事实、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的目的,使医院处于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