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雷秀虹(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甘肃张掖市 734000)
【摘要】目的 观察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112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 例,对照组5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翳风透牵正穴,并行轻度快速捻转手法,观察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能有效的提高愈显率,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针刺;穴,翳风,牵正;周围性面瘫【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0-02
翳风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经学释放汇解》曰:“穴在耳后凹陷处,按之引耳中,翳,蔽也,因喻以耳为之蔽风,有穴驱风,故为翳风。”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交会穴,是治疗面瘫的临床常用穴之一。牵正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耳垂前0.5寸,功用祛风清热,舒筋活络。笔者从2010 年10 月—2014 年10 月,以常规针刺加翳风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56 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2 例患者均为我门诊病人,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治疗组56 例,男性35 例,女性21 例;年龄最小12 岁,最大72 岁,病程最长者3 个月,最短者1 天。对照组56 例,男性27 例,女性29 例;年龄最小17 岁,最大78 岁,病程最长者3 个月,最短者3 天。2 例患者为第二次发作。多数患者发病突然,部分发病前有受凉、受潮、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发病前可有耳后、耳内疼痛和面部不适感。所有病例均排除小脑、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炎。症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涡斜,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及瞬目反射均减退或消失。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取穴:翳风、牵正、阳白、太阳、迎香、水沟、地仓、颊车、下关、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太冲。翳风、牵正穴选用1.5寸毫针,牵正穴直刺1.5 寸,翳风穴斜向内方向进针,与牵正针尖相对呈90deg;刺入1.5 寸,两针同时行快速捻转手法,宜轻而稳(切忌快速提插),以局部有酸胀感,且扩散至面部为最佳。其余诸穴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10 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 天,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取穴:翳风、阳白、太阳、迎香、水沟、地仓、颊车、下关、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太冲。手法用常规针刺手法。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面瘫症状消失,颜面部表情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瘫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谈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额纹和鼻唇沟尚浅;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好转或略有改善。
3.2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 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 可见,两组总有效率(100% 与98.2%)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两组愈显率(91.1% 与42.9%)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说明翳风穴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能有效的提高愈显率,缩短病程,因此翳风穴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增效作用明显。
4 讨论针刺疗法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临床报道很多,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人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取翳风透牵正穴手法治疗面瘫,在其手法上将翳风穴与牵正穴对刺,这是关键所在,针刺取穴要准,进针深度不能超过40 ㎜,进针后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手法频率快而轻,勿损伤血管及神经。得气后,继续手法以酸胀感向面部扩散为最佳。中医认为翳风穴为手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疗面瘫的要穴。手少阳经脉“以屈下颊至出其支者”行于面颊部。翳风穴为“经络所通,主治所及”,针刺可祛风散寒,调解面部局部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1-2]。
西医学认为面瘫多为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根据翳风穴的解剖分析,及其穴下面神经主干的走行特点,针翳风针尖向牵正方向垂直,可有针感向面部扩散,说明刺激了面神经主干,从而起到缓解面神经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的作用[3]。周围性面瘫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取决于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周围性面瘫多由于机体正气虚弱,头面部受到风寒侵袭,寒凝血瘀,导致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受压、缺血、缺氧,从而变性水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置身文境,以情带声.doc
- 置音乐课教学于恰当的氛围之中.doc
- 羁留病科诈病研究及3例病例报告.doc
- 羊小反刍兽疫的症状及防治.doc
- 羊布氏杆菌病合并睾丸肿痛的护理体会.doc
- 羊水偏少孕妇128例分娩方式的探讨.doc
-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115例分析.doc
-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doc
- 羊水偏少的诊断与处理.doc
- 羊水和脐血尿酸、乳酸水平评估不良胎心监护图形的探讨.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附件14:项目《标价分离书》.xls VIP
- 喷塑规章制度管理.doc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甘肃卷)含答案.docx VIP
- DBJD25-60-2018 甘肃省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含税).docx
- 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化学(B)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2025年甘肃高考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Colorful七彩虹 主板Intel H610H610M-D EVO V21 说明书(系统 win10 win11)用户手册.pdf
- 新九年级暑假衔接讲义 20 作文(二)描写出彩(学生版+教师版)2025八升九语文统编版.docx VIP
- 2024年甘肃高考政治试卷(真题+答案).pdf VIP
- 模板7:CSCEC8B-CM- M10303《项目商务资料档案清单》.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