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预防的临床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预防的临床研究
李玲玲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 111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制定了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新方法,并加以实施。结果:两组肠粘连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结论:我院普外科采用了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新方法后,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31-01
由于腹腔内脏器较多,因此,腹部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其他部位术后的发生率更多。腹部外科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较高,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粘连性肠梗阻,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分析原因,除与其疾病本身及手术方式有关,也与术后护理不当有很大关系。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从肠生理和肠粘连的病因出发,制定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对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该护理方法,经与对照组比较,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55例,男157例,女98例,年龄28岁~70岁,平均50岁;其中行脾破裂40例,胃部手术20例,阑尾切除术45例,肝胆手术65例,肠粘连松解术85例。对照组255例,男151例,女104例;年龄在26岁~71岁,平均49岁;其中行脾破裂38例,胃部手术22例,阑尾切除术47例,肝胆手术64例,肠粘连松解术8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及手术种类上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研究组除做常规护理外,采用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1)腹部热敷:于术后24小时采用腹部热敷,即用红外线理疗机行腹部照射,3~4次/天,每次照射30分钟,疗程10天。(2)呼吸运动:患者取半卧位,用鼻呼吸,缩唇慢慢呼出,呼气时数数,待数到7时发出一个“扑”声,每4小时一次,每次2遍。(3)腹部按摩:患者一手按切口,另一手按摩切口对侧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3分钟后,再逆时针方向按摩2~3分钟,80次/分钟,于术后3天进行,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疗程7天,年老体弱不能自行操作者,由责任护士执行。(4)上肢运动:指导患者做上肢屈、展、上举、握拉运动,每次10~20遍,每天2~3次。
(5)下肢运动: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屈、伸、蹬等运动,每天2~3次,每次5~6遍,协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翻身扣背,做各种床上运动,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活动时先床上活动,适应后进行床边活动,适应后进行扶床活动,适应后进行室内活动,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以增加肠相对活动。(6)术后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常规置入胃管后接负压吸引器,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严格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颜色,量。术后第三天,如病情允许,开塞露20ml灌肠,保留10分钟。
1.3观察方法
观察其显性粘连即出现阳性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症状:经常出现游走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隆起、可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压痛,听诊高度鼓鸣,肠鸣音亢进或消失,X线腹透有2个以上液平面。将出现上述阳性体征者视为梗阻,无不适者视为无显性粘连。
2 结果
对患者术后随访3~5个月,两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发生率高。研究组术后一个月内0例,术后1~3个月2例,术后4~5个月,2例;对照组术后一个月4例,术后1~3个月6例,术后4~5个月8例。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发生在小肠,这是因为,大肠相对固定,即使粘连一般也不会发生肠梗阻,小肠由于迂曲于腹腔中且位置活动较大,易粘连造成肠梗阻。因此,讨论肠梗阻问题主要讨论小肠的功能问题。小肠是消化道的一部分,具有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即消化功能和蠕动吸收功能。由于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这一特性需要 它具有足够的活动度以利于消化和吸收。对每一段肠管来说,它既有一个位置,又有在这个位置的相对大的活动空间,使其既利于吸收也可以减少粘连。
对于肠粘连的病因,一直认为与腹腔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有关。其中,80%的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所致,由于腹部手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分解.doc VIP
-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ocx VIP
- 曼娜回忆录的小说全文.pptx VIP
- 智能客服系统:多轮对话管理_(6).强化学习在多轮对话中的应用.docx
- VEICHI伟创 AC31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手册2021.06.pdf VIP
- 最新行政人事部年终工作总结PPT模版.pdf VIP
- 建筑固废复合粉体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中(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行政人事部年中工作总结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