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山水与养生之关系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自然山水与养生之关系探讨
◆ 黄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讲师 100000)
【摘要】人是物质躯体与精神性情的结合,养生包括养形与养神两个方面。通过养形与养神两个方面的修养才能获得真正的身心健康,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山水作为游赏对象尤其是作为文人审美以及赏玩对象,能使审美主体感受到耳目和情感两方面的愉悦,从而使之精神自由、心境豁达,养神也顺其自然起到了养生的作用。本文以养神为出发点,简要探讨自然山水与养生之关系。
【关键词】自然山水,养生之道,关系探讨
一、道家自然神韵思想与养生之关系
老庄认为保持神的宁静纯粹可以使精神饱满,而且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1]479要养神,从养神达到养生。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全部思想之精髓所在,也是他的主要养生思想。他主张的虚静抱一,也是说要有淡泊的心境。《庄子middot;在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二、魏晋时期山水与养生之关系
魏晋时期政治混乱黑暗,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极度缺乏安全感。不仅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且连生命都没有可靠保证,很多人对生活的要求退到了保身而已。于是无为逍遥、逃避现实的老庄思想应运而复活,吸引了当时的人心,给他们开拓了一条新出路,缓和了现实生活的紧张,[5]2清谈风气兴起,玄学占了重要地位。既然政治社会已到了不可兼善的地步,于是知识阶级便纷纷趋于独善之途,竞以山林自然作为保命托身之所了[5]2,如竹林七贤的悠游逍遥。要逃避混乱的社会,高崖深谷是理想场所,因此山林便无形中变成了代表隐遁生活的处所了[5]5.在山林中徜徉,再加上老庄的自然审美观影响,便也发现了大自然的美,这对躲避政治灾祸、修身养神具有重大的作用。
另外,魏晋人有服食药物的行为。出于养生和消疾的需要,服药之举与采药之行成为时人追奉的风尚,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一方面是风尚,一方面也是时人追求神仙、长生的结果。清幽宁静的山林是养性佳所,而药物又是修道之人、追求长生的必需之物。随着游仙诗的发展和人们对山林美的发掘,采药所登的山也不再是虚幻的仙山,所涉及之水不再是神话传说中的瑶池之水,而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可以肌肤相亲、可以为知己的山和水.
三、古代文人出路与山水养生之关系
中国古代文人有很强的做官意识,皓首穷经,为的是把一腔才华贷于帝王家。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能金榜题名,多数人往往官梦难圆。在实现不了自己政治理想的情况下,选择放野于山林、泛舟于江湖、躬耕于陇亩,陶渊明、李白便是杰出代表。这与山水独有的幽静恬淡、能陶冶性情的特点有关。
中国古代文人自古都是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散发弄扁舟,纵情于山水。
于是,钟灵毓秀的山水、如诗如画的田园,便成了文人心灵的栖息地。在山水间怡情悦性、歌咏吟唱,创伤会得到愈合、灵魂会获得升华。陶渊明归隐田园,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王维夜居山间,才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白居易于江边观春日初升,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六朝时,人在动荡社会中用登山临水、求仙采药等方式将山水与养神建立关系;唐宋时期的文人则开启了真正的山水田园之情,从王维的辋川别业到陆羽的青塘别业;从苏舜钦的沧浪亭,到司马光的独乐园。在建功立业的另一面,唐宋文人找到了一个精神与肉体栖息的好去处,包容一切的山水给了他们豁达的心胸。到了明代,旅游风气兴盛,众多文人从书斋走向大自然,大量的游记诗文证明了这一时期文人们对山水的喜爱,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存有的大量山水游记,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情、喜爱与赞美。无疑,山水可以避免世俗的侵扰,忘掉了仕途的不顺,使人乐以忘忧,诗兴盎然,在精神解脱中实现本性的回归。
古代文人很注重养生,许多人都留下了养生的理论着作,而且都不会忽略山水的作用,认识到山水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仕途失意归于山水田园之后更加明白山水之作用。苏东坡屡次遭贬,但他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虽仕途坎坷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重养生养性,而且认为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能劳,好游名山风景,锻炼身体也陶冶性情。清代的袁枚更是一个养生家,活到82岁。生性耽游自在天,道出了他长寿的奥秘。袁枚少时就喜欢旅游,退居田园后畅游山水,从运动中得到健康与快乐。公然一万三千里,听水听风笑到家,诗人的豪气与强健体魄在这首诗中流露无遗。袁枚的旅游目的性很强,把游山玩水当作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老行》诗中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在爬山中领略万山随我同奔腾的乐趣.
古代文人把养神作为养生,主张心境淡泊、虚无宁静,强调精神解脱。山水正好能够实现文人心境与精神上的解脱,使他们即使在失意时也能走向豁达与超越。浩瀚的大海使人心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文分级阅读测评系统.pdf VIP
- 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决策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docx VIP
- 六朝古都齐聚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doc VIP
- 深圳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疑难解析.doc VIP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