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临床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临床研究
何彦蓉 周婷 燕炼钢 杨娅 陈幸生(通讯作者)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230061)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项目批准号 2014lc01001 )
摘要: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2周为一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1个疗程后和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组间比较,2个疗程后与一个疗程后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关键词:芒针透刺法 肩手综合征 临床研究
肩手综合征(简称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本病常发生在卒中后的1~3 个月,发生率为12.5%~70.0% [1],以偏瘫患侧肩胛周围进行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伴手背及手指肿胀,呈上下一般粗细,手背皮肤皱纹消失,有光亮感,压之微凹,继之皮肤逐渐变薄,手掌皮肤色泽变红(偶为苍白等),有时下肢亦有类似表现[2]。较典型的表现为患手肿胀疼痛。肿胀严重时,由于重力作用可造成或加剧肩关节脱位,而后者也会加重患肢肿胀,形成恶性循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阻碍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笔者通过选取2014年6月至今来我院就诊的6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芒针透刺治疗,与对照组普通针刺相对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拟选用我科住院部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的住院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其中脱落2例,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5岁,平均(60plusmn;8)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6月,平均(3.2plusmn;0.43)月。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3岁,平均(62plusmn;7)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6月,平均(3.12plusmn;0.28)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 脑卒中诊断标准根据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为准,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 或MRI 确诊。
(2)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依据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肩手综合征I 期的诊断标准: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出现皮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时引起剧痛。
1.3分期标准:
Ⅰ期: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指肿胀,皮肤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反应。X线可见肩部骨骼有脱钙的表现,手指多成伸直位,屈曲活动受限。被动屈曲可引起疼痛。此期可持续3~6个月,以后转为治愈或者第Ⅱ期。
Ⅱ期:肩手肿胀和自发性疼痛消失,皮肤和手部的小肌肉萎缩有时可引起挛缩样掌腱膜肥厚,手指ROM日益受限。此期也持续3个月,如治疗不当可进入第Ⅲ期。
Ⅲ期: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显著,手指完全挛缩,X线可见骨腐蚀样改变。
2.治疗方法:
2.1治疗体位
患者仰卧位。肩胛骨下方垫一小枕,上肢垫在长枕上,维持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掌心向上或握一毛巾卷,使手指处于半握拳位,手略高于身体;向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伸直并支撑,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向患侧卧位,患侧上肢伸直、肩胛骨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
2.2基础治疗
一般处理:按2004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对脑卒中的处理执行。包括降颅压、控制血压、对症治疗等一般处理。
2.3加强护理干预
良肢位的摆放,采用正确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减少患侧卧位的时间,预防患肢受压,避免患侧上肢静脉输液,使用肩吊带,预防肩关节半脱位,避免患肢过度牵拉。
2.4普通针刺组
针具:选用中国苏州针灸用品厂出品的环球牌1寸,1.5寸针具。
取穴:参照高等医药院校5版《针灸学》选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后溪、中渚、八邪。其中,肩髃、曲池用提插捻转泻法,合谷、外关、后溪用捻转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