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花生覆膜栽培技术PPT.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播花生覆膜栽培技术PPT

6、花生病毒病 花生条纹病毒病 植株顶部嫩叶叶色浓淡相间斑驳,沿着侧脉现绿色条纹,植株稍矮化。 花生普通花叶病   花生病毒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清除病残体,清除豆科杂草。早期防治蚜虫、叶蝉、蓟马等。 病原 花生条纹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花生矮化病毒 番茄斑萎病毒 侵染循环、发病条件 主要靠汁液接触传染,也可靠豆蚜、棉蚜、桃蚜、玉米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花生也能传毒,但传毒率仅为0.02%-2%,菜豆种子传毒率低于1%,自然侵染寄主除花生外,还有菜豆、大豆、豌豆、豇豆等。 防治方法 1.应用无毒种子:带病毒花生种子是病害主要初侵染源,使用无毒种子,切断毒源。 2. 应用地膜覆盖:具有驱蚜和减轻病害作用。   3.早期拔除种传病苗:发现有病症的苗及时在病害扩散前拔除,可减少田间毒源达到防病的目地。 4.清除田间和周围杂草,以减少蚜虫来源,药剂治蚜虫,均有一定防病效果。 7、花生线虫病 症状 首先从根端侵入,根端逐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的虫瘿,经多次反复侵染,整个根系形成乱发似的须根团。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黄化,提早落叶,田间见一簇簇,一片片的病窝。线虫是好气性的,质地疏松的沙壤土和沙土发病较重,连作花生地发病重。识别此病时,注意虫瘿和根瘤的区别。虫瘿长在根端,呈不规则状,表面粗糙,上长许多小毛根,虫瘿内有乳白色的沙状雌虫体。根瘤长在根的一侧,圆开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不长小毛根,弄碎可见肉红色或墨绿色的根瘤菌液。    防治方法 花生线虫病是一种顽固的土壤病害。农业防治深翻改土,增施肥料,轮作倒茬。花生收获时,结合深刨病根,以把虫病带到地表,使其干燥致死。药剂防治 每亩用滴滴涕混剂原液35-40公斤,施于沟内,沟深16厘米,沟距30厘米,施后立即覆土,此法可结合秋耕或春耕进行。也可用1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1公斤,或10%益收宝颗粒剂每亩1.5公斤,防治效果也能达80%以上。 六、中期管理 从花生50%开花到50%花生出现鸡头壮幼果,这时是花生下针期,也是花生生育中期 。 1、精量施肥防早衰。花生早衰分渐进衰老、整株缓衰、整株速衰三个时期,其中整株缓衰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 了解花生早衰规律,可在施肥上下功夫,估到精量施肥,花生下针期当植株达到30-35公分时,追施叶面肥。 2、培土迎果针 花生下针期叶片急骤增加,叶面积生长加快根系增粗增重,对养分的需求量急骤增加,科学加强中期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在花生封垄之前大批果针入土进行中耕培土,选择晴天墒情适宜时进行,将花生垄行间的土培到垄上,使垄的外缘加高,使高节位果针入土结实。 3、控制旺长防倒伏    针对目前花生生产普遍存在的旺长、徒长、冠层郁闭、花位高、果针入土率较低,及由此引起的花多不齐,针多不实,果多不饱等问题。近几年在花生上应用了植物化学调控技术,控上促下,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 (1)、多效唑 花生用后,株高降低,有效侧枝生长快,节短节密,无效分枝少,色浓叶厚,抗逆性强,生长健壮,光合性能强,开花早而集中,果大粒饱。并对病害和杂草有抑制作用。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和使用时期。浓度过大,植株抑制过头,反而减产,施用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预期增产目的。亩用30-50克兑水30公斤喷洒, 以初花期和盛花期为最佳时期,切忌将多效唑用作种子处理,以免造成缺苗断垄。      (2)、壮饱安 矮化株高,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果重,花生果大籽饱,增产荚果10%以上,是取得花生增产的简便,经济有效的途径,效果优于多效唑。花生下针后期及结荚初期,旺长地块用量大些,一般地块用量少些。 七、饱果成熟期 从花生50%出现荚果到荚果成熟叫饱果成熟期又叫花生生育后期。减缓叶片衰老变黄的速度,增大叶面积,促进营养向荚果运送。 1、叶面喷肥 八、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种类繁多,已查明的病害有20多种,虫害100多种。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病毒病和线虫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蛴螬、蝼蛄等。我县根腐病和茎腐病发生较多,造成大量死苗,轻者病株率5-10%,重者达30-40%以上。因此,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蔓延和危害,促进花生高产稳产。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花生叶斑病 症状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褐色针头大小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状,由浅褐色变为暗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霉状物,严重时形成特大病斑,病叶逐渐枯死脱落。茎秆与叶柄上病斑为椭圆开暗褐色,严重时茎秆变黑枯死。发病高峰在中后期(收获前20-30天)。秋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花生褐斑病 病斑较大,周围的黄色晕圈宽而明显 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黑褐色,淡黄色晕圈。背面有许多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花生黑斑病 病害循环 菌丝、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