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docVIP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龚秋萍 张燕燕 周式宁 赖桂凤 蒋丽梅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59例血液透析病人实施置管前后的护理,导管局部感染,患者护理行为干预,预防管道滑脱,心理,血栓形成与栓塞的护理。结果 本组159例病人发生出血16 例,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 12例,感染12例,3例脱管,其中3例更换部位重新插管,其余经抗感染治疗、尿激酶溶栓、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症状消失,导管恢复正常使用。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后容易出现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06-01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替代疗法之一,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1]。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简便、有效、重要的技术,但是 5%~10%的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会出现并发症[2],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进行护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59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次数为每周2~3次。其中男性89例,女性70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59.52plusmn;9.15)岁;疾病类型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68例,高血压肾病 39 例,糖尿病肾病35例,狼疮性肾炎 5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 例,其他5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 89例,股静脉置管41例,长期导管29例。临时导管为血透专用双腔导管,留置时间最短 7天,最长65天,出血16例,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12例,感染12例,3例因意识模糊自行拔管。 2 护理 2.1 置管护理 2.1.1 置管前的护理 向患者讲解置管的目的、必要性、操作中配合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和顾虑,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置管前置管部位的清洁,毛发多者给予备皮,予更衣,护士应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介绍成功的病友事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置管后的护理 导管作为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不宜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感染与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规范,导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处理不到位,置管时间长,多次置管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导管开口暴露时间长等有关,另外患者免疫力低下,个人卫生状况差,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3]。预防感染:置管前置管部位的清洁,医生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血透护士在血透前后加强导管的无菌处理,病房护士每日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管周围皮肤的严格消毒,如皮肤的胶布印可以用风油精湿润后用棉签清除,注意不能让风油精流入置管口。以导管入口处为中心,用碘伏消毒剂由内向外顺时针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8~10cm,并同时消毒导管外露部分重复消毒2~3遍,并清除导管入口处的血垢;消毒后覆盖无菌干纱布并固定。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增加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2.2 导管局部感染护理 导管出口部感染,导管口周围皮肤或隧道表面皮肤呈红、肿、热,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应予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或遵医嘱予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可消退。.隧道感染,皮下隧道肿胀,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临床上遵医嘱予使用有效抗生素2w以上,严重患者需拔管。血液扩散性感染,患者血透开始15min~1h左右,出现畏寒、重者全身颤抖,随之发热,应首先考虑留置导管内感染,即导管感染细菌繁殖致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可能。临时导管医生一般予以拔管,并将留置导管前端剪下做细菌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如果使用长期留置导管,医生予做血常规和血培养,同时先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后再遵医嘱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疗程至少2w,患者体温正常后,血透无不适反应可以改用抗生素导管内封管,抗菌治疗1w无效,应当拔管,必要时拔管后继续使用抗生素1w。 2.3 患者护理行为干预的护理 反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出汗时及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避免汗液流入置管口,洗澡时用保鲜膜保护管理,勿淋湿穿刺口敷料,保证导管口清洁干燥,敷料淋湿及时更换,让患者及家属重视和掌握置管护理的重要性,穿、脱衣服时注意保护留置导管,以免把导管拉出引起出血。睡眠时宜平卧或键侧卧位,避免导管折叠、扭曲、移位、压迫导管,以防血栓形成或导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