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历史教学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历史教学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朱松果(作者单位: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中学)
【摘要】作为担负学校教育任务之一的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则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19-01
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就内容看,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和工作实践素质;就形成的环境看,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诸方面的共同作用。而学校教育则是中学生素质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作为担负学校教育任务之一的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则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社会责任感和开拓精神。而这些都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借鉴和吸取营养。
首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教学提高中学生的伦理道德,那无疑是一种空洞和乏味的说教。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只能增添枯燥感。像伦理道德中最高水平的爱国主义,从古至今,事例何其丰富。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临终不忘嘱托“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为中华而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建安诗人曹植所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正如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像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泛滥,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是我们先辈留下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因此,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最首要的就是要从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着手,以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如果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其他??面的素质教育,甚至使学生误入歧途,给社会带来危害。
其次,通过悠长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在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培养和熔炼出来的优秀的民族精神,维系着华夏炎黄的团结和统一,并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而中学历史教学就可以通过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讲授,来增添中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元谋人的古老、青铜器的精美、使西方垂涎的陶瓷和丝绸、让世人震惊的四大发明、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这些都是我们源远流长,充满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张赛通西域、玄奘的西游、鉴真的东渡、郑和的七下西洋”,这些又是我们中华民族勇敢的见证和中外关系史上的壮举。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宋诗词,马王堆的玉帛,随县的编钟,云冈石窟,敦煌飞天,堪称世界之最。《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及世界史学之奇观。祖冲之、张恒、僧一行、李时珍使中国古代科技乃至世界科技达到巅峰。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只到今天仍为世界人民叹为观止。面对如此辉煌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学生一定无比骄傲和自豪。对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史的讲授,启发他们发奋,为了自己祖国的文化不在延缓而增添一份历史的责任感。
再次,通过历史事件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力。纵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无不都是有着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国古代的都江堰和大运河的开凿,造纸术和印刷术等的发明这些都是民族进取精神的表现。特别是近代以来更为炽烈,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革命”,毛泽东的“探索”,这些都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勇于开拓未来的革命事迹。
世界历史上也是如此,彼得一定的“改革”使俄国摆脱落后,“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革命使拉美获得独立,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危机。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国家就会落后,民族就会衰败。梁启超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勇于变通,开拓未来的进取精神。
当然,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并非是一个学科,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只要我们能注重对他们适时地、不间断的、有意识地培养,相信,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当今世界这竞争,就是人才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和红领巾的故事”分享汇 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农村土地永久转让协议书(简单版).pdf VIP
- egi-128通道电极数字和电极名称对应关系.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there-be-句型讲解与练习.ppt VIP
- 清洁生产教材.ppt VIP
- 【一诊】绵阳市高三2022级(202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一种新型软体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8200字】.docx VIP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五章 服务、礼仪基本知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