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多元化资料的运用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课堂多元化资料的运用方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多元化资料的运用方法 张瑞玲 甘肃省肃北县中学 736300   一、近年来中高考试题体现多样化的特点   在语文课堂中不应只限于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资料的来源应该多样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材料着手。   1.成语典故   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就是从历史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这些成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习文学作品。在教学中适当使用可增加历史的亲切感和生动性。如讲《陈涉世家》,可用成语“破釜沉舟”。   2.诗词、名言警句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如,在讲《满江红》时,用岳飞抗金的故事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慷慨正气的情感。   3.对联也是很好资料   如,可引用康熙皇帝的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4.漫画、老照片、老海报、宣传画等图片   5.歌曲、电影、记录片、文献片等音像资料   近几年有关语文知识的音像产品出版得很多,很容易找到。例如,进行“捕捉细节,感悟亲情”的习作训练时,点击视频刘和刚的《父亲》MTV,课前序曲:(打出大屏幕:用心听,听完后,说出画面当中哪个细节最感人或最能体现父爱。三分钟听,一分钟说,引出今天的课题。)   一曲罢了,可父对子的爱,父与子情还在我们心间流淌。同学们请告诉我刚才视频中的哪些画面打动了你,感染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确:   (1)开篇父亲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的重担,但极然步伐稳健,给我坚强。   (2)风雪夜父亲劈柴的场景。   (3)用积蓄为我买了一部录音机,父子两相拥的幸福场景。   (4)考试时父亲手里一直为我捧着的水杯,给我信心。   (5)父亲掏出带着体温的血汗钱买了礼物,想为我的考试成绩找找人,风雨天撑着一把小伞,一副凄苦的样子。   (6)考试我落榜了,在我灰心丧气后父亲恨我的消沉,生气地把那个录音机摔碎了,后又偷偷捡起来,仔细抚摸的场景以及孩子理解了父亲深沉的爱,那深深的一跪。   (7)父亲给我吃鸡蛋而他只添鸡蛋壳。   同学们,在你们的语言中我们又一次感动了,摄影师从平凡的生活中选取了如此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阐释父爱,这种用细节表真情的方法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借鉴呢——所以今天我们的习作教学课题就是——写细节,表真情。   (出示课题)   新课导入:倾听了优美而深情的旋律,欣赏了熟悉而感人的画面,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而这种亲情往往是蕴藏在一个个的生活细节当中的,体现在细微具体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场景中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捕捉细节,感悟亲情”   如,在讲“千古涛声”单元时,解读、欣赏学生耳熟能详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的根在草原》等歌曲。在讲《邓稼先》时,看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其伟岸的人格。   6.本地人文资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各地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以利用,都是教学的很好素材。比如敦煌就有很多人文资源,如千佛洞、阳关、玉门关等。都可以利用。这些学生身边的实物可以拉近我们与文化的距离,帮助我们理解语文。   由于传媒手段的日益增多,资料也非常丰富,可谓俯拾皆是。只要我们平时留心注意搜集积累,就能达到“一桶水”,甚至是“自来水”的效果。   二、课堂资料运用要有针对性   由于一节课有严格的时间和内容限制。如果在一节课里过多过杂地使用资料,会将上课变为聊天讲故事,影响教学内容的讲授。因此,资料不能乱用,要有的放失,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帮助理解语文结论是使用史料的目的。课堂上使用史料也应该围绕这个主题,而非讲故事,寻乐子。通过资料的运用,将艰涩难懂的文章具体化,简单化,生动化。所以,在运用之前,必须对资料进行选择,去粗取精,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加以运用。   三、资料使用应该简练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讲故事。所以,资料使用既能说明结论,又要少用。这就要求精选精用。在备课时应对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反复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资料若干,在课堂上酌情使用。入木三分,无须多言。切忌在课堂上随意乱讲、东拉西扯、天马行空,一发而不可收拾。   四、资料使用要有科学性   由于语文资料的繁多,难免其内容思想鱼龙混杂,真伪混同。这就要求在使用时应对其进行科学选择,选用那些符合马克思主义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史料。不能使用那些唯心主义的或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资料,以免误导学生。特别在当前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许多国外的不良思想、价值观传入国内,危害很大,特别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为帮助青少年有效地抵制这些错误思想,在史料的选择上特别要注意思想性,要选择符合我国核心价值观的资料,要体现科学性。   五、资料使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