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的诗意江南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秋浦歌》其八
从李白祠到太白楼,从捉月台到醉月亭,从行吟桥到衣冠冢,每行百步都会沾染诗人气息。
秋浦河,一弯冷月中遥望故多
抱着访古寻幽的心态,想去原生态的自然山水间诗意徜徉。秋浦河,应该是最完美的选择。
秋浦河,因“溪流澄碧长秋”而得美名,
秋浦河,还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得诗名。
皖南山水醉诗人。其间留下最多赞美诗篇的,当属大诗仙李白。他先后五次畅游秋浦河,留下十七首脍炙人口的《秋浦歌》,加之与杜甫携手同游,把酒论诗,尽一时快意,随成千古美谈。后来者如杜荀鹤,吴应箕等也随之唱和,题咏,更使其声名远播,得了个“千年诗河”的美誉。
悠悠秋浦河,源于红茶的盛产地祁门,经流石台,由贵池注入长江,全长不过百多公里。自下游溯河而上,一路上山溪小河时有汇入,似断实续。或汪汪碧泉,晶莹剔透;或垂垂悬瀑,飞珠溅玉;或湍湍急流,扣人心弦;或幽幽深水,波平如镜……时走时歇。其间,我总在想:一千三百多年前。峨冠博带的诗人,可曾在这树下伫足?可有逗留在那村口?可和挖山芋的老农先祖唠嗑几句当年的收成?可曾跟好奇的孩子问问几声诗文?“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诗中的冶炼工人早已不见,渔村人家却有巧遇。
进得村来,老枫香树下,会有热心人带你去看那龙样的古松树,岔道路口,还有人细致地指路……车过心留,那霄坑的河滩,矶滩的大龙湾,大演的浓荫岸树,占大的芦苇叶上滚动的露珠、珂田的幸福村里富庶的小院……最难忘的,该是那仙寓山中的富硒村吧。它是秋浦河上游一个著名的长寿村,到达时已然黄昏。村口那座夕阳穿透而过的、梦幻般缤纷的廊桥,成就了一幅美丽永恒的画面……
其实,李白在秋浦时心情并不太好,从这组《秋浦歌》多有反映。“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诗意的芦花飞雪也要强打精神,似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十分低落。“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原来,还以为浪漫的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衣袂飘飘,没想到一日晨起,悚然惊见两鬓白发了!很有些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意味。但那伍子胥心急火燎是因有性命之虞,李白却散漫惯了,潇洒一生,于是他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猿声也能“催白发”?不愧是诗人的夸张之词,想象力丰富,其真正原因怕是思故乡念故乡了吧。李白堪称吟月高手,或悲怆,或豪放,或细腻,或感伤,其中最叫人难忘且引起亿万人共鸣的,就是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当然,李白的愁是不会像常人那样,愁衣食住行,愁没有官做,他放着大唐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不干,只因难以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夙愿。眼见得远离朝堂,而朝政却是每况愈下,在他已然无能为力,于国家命运,于个人抱负,均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矣!虽说高官可以不当,权贵可以蔑视,但说归说,做归做,他可以随时随地放浪形骸,但却不能无止无休地忘乎所以,这种不为自己个人遭遇,而为理想,为天下,为苍生的担忧,才是李白最终会“白发三千丈”的个中原因。
那一晚,淡淡的月牙挂在天边。清风徐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乡野稻田的芳香,偶有不知名的小鸟打着呼哨,拍着翅膀掠过水面……
秋浦河,和我们一起,于一弯冷月中遥望故乡!
采石矶,一江春水里溯回天堂
即便以现在人的眼光看,大诗人李白也活得十分潇洒,好游,好酒,四海为家,想走就走。他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五岁随父移居四川江油,二十岁之后便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巴山蜀水,秦汉燕赵,无不留下他诗酒相伴的快意步履。
到了晚年,诗人竟然十分属意安徽山水。曾经的皖南之旅,足迹遍及徽山徽水的自然人文。不用说他一生仰慕的宣州太守谢眺,着意寻访的道家高人许宣平,以至于泾县的桃花潭,宣城的敬亭山,石台的秋浦河,芜湖的天门山……都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甚至将儿女也带到南陵,最后定居在当涂县翠螺山一隅,垒草舍,搭茅篱,或纵酒长歌,或抱琴醉卧。当地的村民,常在乡间小道和山林水滨,一睹诗人的旷达风采。兴致好时,他还前往采石矶江边泛舟月下,吟诗弄月。
采石矶,唐时也叫牛渚矶,彼时还未完全与江堤相连,“江上渚”独立江心呈巍峨气势。从矶头上居高临下,南望天门中断,北眺绝壁连峰,稍有风来,滚滚长江便“涛似连山喷雪来”,异常壮观。诚如余秋雨所描述“采石矶的魅力在于它扼住了亚洲第一大河的咽喉,对万里长江作了一个文化总结”。果然,一流的大江,一流的山水品相,遇上一流的诗人,不仅给了他无数次快乐放达的豪迈诵咏,竟也成了他水中捉月的最美天堂。
从魏晋年代到隋唐之际,文人大都有遁隐之情与山水之恋。虽说儒家的正统教育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开启梦想,积攒力量.doc
- 开启未来之门.doc
- 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年.doc
- 开往滑雪场的六班夜车.doc
- 开往拉萨的火车探秘.doc
- 开往未来的火车.doc
- 开往新北京的地铁.doc
- 开往扬州的烟花爱情.doc
- 开心农场搬到家 做快乐花匠.doc
- 开一张幸福的礼单.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