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docVIP

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

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 王锦祥,桑雷,孙世坤,陈冬金,陈岩峰,谢喜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 350013) 摘要:本试验对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病死兔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病死兔心脏、心包液、肝脏、脾脏、肾脏和淋巴结无菌;从胃内容物、小肠内容物和盲肠内容物中共分离到9株细菌,包括6株大肠杆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和1株蜡样芽孢杆菌。结果表明,细菌性因素可能是诱导兔流行性腹胀病发生的原因。试验结果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兔,流行性腹胀病,细菌,分离鉴定,16S rRNA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Rabbit Epidemic Abdominal Distension WANG Jin-xiang, SANG Lei, SUN Shi-kun, Chen Dong-jin, Chen Yan-feng, XIE Xi-pi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rerinary Medicin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Fuzhou 350013)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acterial causes of rabbit epidemic abdominal disten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ssues from heart, aquae pericardii, liver, spleen, kidney, and lymph node were asepsis. However, nine bacterial strains including six strains of E.coil, one strain of bacillus licheniformi , one strai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one strain of bacillus cereu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ontents of stomach, samll intestine, and caecu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acteria wer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rabbit epidemic abdominal distension. Key words: Rabbit, Epidemic abdominal distension, Bacteria,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16S rRNA 兔流行性腹胀病是由特定病原引起的以腹胀为典型临床特征的家兔传染病,病原尚未确定[1]。自2004年春首次在山东报道后,该病相继在全国多个省份流行,如四川、重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黑龙江等。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断奶至4月龄左右的兔发病率最高,可高达50%,死亡率90%以上,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2]。研究表明,从患流行性腹胀病病兔体内分离的病原均不能复制出典型临床病例,应用某些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却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多种因素(如饲养管理、饲料、环境卫生等)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疾病[3]。 2017年7月,宁德市周宁县某肉兔养殖场饲养的肉兔出现腹部明显鼓胀且具有传染性的病例,发病率约为15%,病兔死亡率为100%,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对该病没有明显疗效。根据上述情况,初步诊断为兔流行性腹胀病。本试验对病死兔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期为该病的病原确定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流行性腹胀病病死兔来源于周宁县某肉兔养殖场。 1.1.2 主要试剂 Ex Taq DNA聚合酶、细菌基因组DNA小量纯化试剂盒和pMD19-T载体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脱纤绵羊血琼脂平板为本实验室配制。 1.2 方法 1.2.1 病死兔的剖检 病死兔经75%酒精消毒后进行剖解。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气管、肠系膜等各器官和组织的病变。 1.2.2 细菌分离 无菌条件下采集心脏、心包液、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胃内容物、小肠内容物和盲肠内容物,将上述病料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挑取形态特征均一的菌落做传代纯化。将纯化的培养物再次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观察菌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