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基础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方案.doc

基于网络基础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网络基础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方案

“基于网络基础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方案 课题 基于网络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导师 年级 成员 时间 200-2006学年第一学期第2周--第1周 课本知识 主要知识领域 相关知识 活动环境 普通课堂+Internet网络环境活动模式 任务驱动式自主性学习渗透性学习 成果形式 资料集、现实作品集、 评价方式 自我调节、情境诊断、展示表现 一、 活动背景说明   1、 网络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活动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主动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的体验,以及情境性问题的解决。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课程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由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成学习内容的组织和选择。     网络丰富的共享资源、超越的时间空间、开放的互动交流,以及便捷的自由发表,为研究性学习实现上述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研究性学习已经正式纳入必修课程,开展层面已经从高中扩展到小学,覆盖了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从1999年起,一群有志于开展基于Internet应用的研究性互动学习的教师们已经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 基于Internet应用的研究性互动学习的伙伴们一起检验前期思考的理论于实践的意义。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首先由我校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由于的课主要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为开展经济类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进行与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来加深对的理解和应用。其中,在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是一般知识,一般特征和功能,必要性,这些知识与本次要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在新学期初,同时也开展了与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都有密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2、网络学习的平台   本学期,我在进行课教学的同时,也致力于与教学同步的课程。在建设网络课程的同时,我也为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构建了网络平台,为此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一片试验田地。   3、学校与活动学生的情况   本校参与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是学校的中等生,在学习上不占有优势,是最为普通与一般的学生。   二、 设计思路   (一)活动目标   1、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道德和合作精神的,天赋充分发展的,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情境中能自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的着手解决问题的人。基于上述分析与思考,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伴随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1)、基础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指由研究性学习特点决定的共同性行为目标,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智慧,主要包括问题意识、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情感体验与协作合作五个方面。陈述方式为概括的行为描述,其评价方式为自我调节。   由于这是我与学生们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在目标的确定上相对来说是模糊的,有太多的隐性目标在里面,让我们不能够有足够的估计。希望在此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不断进取、不轻言放弃的探索精神,能够主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最基本信息素养,将网络视为学习的助手,熟练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资料,并且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资料,为研究性学习所用;等等。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课题内容只是作为一个中介载体,以此让学生充分发展。这类活动不仅需要学生进行书本的资料寻找工作,也需要他们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地社会实践地能力的目标。  在选题的初期,由于我的意识里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那就是要把研究性学习与本学科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非常有益。在进行讲授时,我就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工作,大致确定在的范围,因为中有许多在第一课中讲到的知识点   (2)伴随性目标   伴随性目标是指有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发的目标,涉及课题研究的相关领域知识、技能等要求,它的主体是具体情景中的学习者,主要内容是课题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技能要求、其他内容,需要具体的事件说明,其评价方式是情景诊断。   由于伴随性目标是随着个体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伴随产生,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内容目标是伴生的。比如,某研究小组的课题是对彩电价格战的思考,那么他们就需要了解目前市场上主要彩电的品牌和主要的型号;了解同种型号的彩电不同的价格、质量,并且将他们进行比较;了解彩电降价的过程及后果,等等;由此还需要对彩电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统计,对彩电降价的后果进行分析,因而还预想不到的学会了数理统计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由特定情境问题引发的目标。   (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源于鲜明个体差异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