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教育与传承.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教育与传承

阅读资料一:《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学而第一》(共十六章) 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 北京 1.1子⑴曰:“學而時⑵習⑶之,不亦説⑷乎?有朋⑸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 【注釋】⑴子——《論語》“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⑵時——“時”字在周秦時候若作副詞用,等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的意思。王肅的《論語注》正是這樣解釋的。朱熹的《論語集注》把它解爲“時常”,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⑶習——一般人把習解爲“温習”,但在古書中,它還有“實習”、“演習”的意義,如《禮記·射義》的“習禮樂”、“習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這一“習”字,更是演習的意思。孔子所講的功課,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像禮(包括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這些,尤其非演習、實習不可。所以這“習”字以講爲實習爲好。⑷説——音讀和意義跟“悦”字相同,高興、愉快的意思。⑸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舊注説:“同門曰朋。”宋翔鳳《樸學齋札記》説,這裏的“朋”字卽指“弟子”,就是《史記·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衆,至自遠方”譯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卽本此義。⑹人不知——這一句,“知”下没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麽呢?當時因爲有説話的實際環境,不需要説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給説出。這却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説,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説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却不怨恨。這樣,“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種説法我嫌牽強,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釋。這一句和憲問篇的“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⑺愠——yùn,怨恨。⑻君子——《論語》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這裏是指“有德者”。 1.2有子⑴曰:“其爲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鮮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⑸。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⑹與⑺!” 【注釋】⑴有子——孔子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歲,一説小三十三歲,以小三十三歲之説較可信。《論語》記載孔子的學生一般稱字,獨曾參和有若稱“子”(另外,冉有和閔子騫偶一稱子,又當别論),因此很多人疑心《論語》就是由他們兩人的學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稱子,可能是由於他在孔子死後曾一度爲孔門弟子所尊重的緣故(這一史實可參閱《禮記·檀弓上》、《孟子·滕文公上》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至於《左傳》哀公八年説有若是一個“國士”,還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稱爲“子”的原因。⑵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爲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音讀和意義跟“悌”相同,音替,tì,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封建時代也把“孝弟”作爲維持它那時候的社會制度、社會秩序的一種基本道德力量。⑶犯——抵觸,違反,冒犯。⑷鮮——音顯,xiǎn,少。《論語》的“鮮”都是如此用法。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裝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條這樣的規律:否定句,賓語若是指代詞,這指代詞的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⑹孝弟爲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種最高道德的名稱。也有人説(宋人陳善的《捫蝨新語》開始如此説,後人贊同者很多),這“仁”字就是“人”字,古書“仁”“人”兩字 1.3子曰:“巧言令色⑴,鮮矣仁!” 【注釋】⑴巧言令色——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説人。”所以譯文以“花言巧語”譯巧言,“僞善的面貌”譯令色。 1.4曾子⑴曰:“吾日三省⑵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⑶乎?傳⑷不習⑸乎?” 【注釋】⑴曾子——孔子學生,名參(音森,sēn),字子輿,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東棗莊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公元前505—435)。⑵三省——“三”字有讀去聲的,其實不破讀也可以。“省”音醒,xǐng,自我檢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上加數字,這數字一般表示動作頻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數的多,不要著實地去看待。説詳汪中《述學·釋三九》。這裏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論語》的句法便應該這樣chuán,動詞作名詞用,老師的傳授。⑸習——這“習”字和“學而時習之”的“習”一樣,包括溫習、實習、演習而言,這裏概括地譯爲“復習”。 1.5子曰:“道⑴千乘之國⑵,敬事⑶而信,節用而愛人⑷,使民以時⑸。” 【注釋】⑴道——動詞,治理的意思。⑵千乘之國——乘音剩,shèng,古代用四匹馬拉着的兵車。春秋時代,打仗用車子,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春秋初期,大國都没有千輛兵車。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所記載的城濮之戰,晉文公還只七百乘。但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