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化合物与肿瘤的临床新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酮化合物与肿瘤的临床新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黄酮化合物与肿瘤的临床新进展 熊莽 综述 王坚 审校   (熊莽 王坚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524000 )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所含品种多,且具有多种药理生理活性的天然类化合物。它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细胞黏附能力和传递信号、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其肿瘤血管新生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有关。本文总结了植物总黄酮最新研究成果,就植物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肿瘤,作用机制,临床意义   作为一大类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同时也是中草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多项研究证实,该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1】。据不完全统计,肿瘤排在导致人类死亡疾病当中之首,且肿瘤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为手术治疗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但其毒副作用具大,于是研究能有效抗击肿瘤的中草药成分逐步成为了治疗肿瘤的另一途径。本文就植物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1.黄酮类化合物可能的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1.1调节免疫功能: 植物总黄酮不仅可以调节体内免疫因子变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同时也对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大有裨益。黄明玉等【2】指出山茶花所含总黄酮能阻止人造瘤小鼠免疫器官萎缩,并且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等作用,而吴殿斌等【3】认为凤尾草总黄酮能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有如此效应可能是通过下调免疫因子IL-4 的含量、上调IFN-gamma; 的含量来发挥其抗肿瘤效应。   1.2降低肿瘤细胞黏附力和信号传递:何光志等【4】报道了皂角刺总黄酮使Transwell小室膜上的肝癌细胞明显减少,提示剂量依赖性黄酮药物能显著降低HepG2 肝癌细胞的黏附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刘伟杰等【5】同样用此药物研究对肺癌的影响,结果表明,仅用小剂量皂角刺就可明显促进L929 细胞间信号传递,并可剂量相关性降低Lewis 肺癌细胞的黏附。   1.3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木合布力middot;阿布力孜等【6】通过聚酰胺富集法提炼黄酮标准化提取物。结果表明,GF-A( 总黄酮含量31. 18%) 、GF-B( 52. 5%) 能明显抑制肝癌Bel-7402 细胞。然其Bcl-2 的磷酸化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耿秀芳等【7】考究了银杏叶总黄酮,表明其抗肿瘤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抑制COX-1 癌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最终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   1.4影响肿瘤细胞增殖: 黄酮类化合物之所以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其最主要是因为使细胞周期停止,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毒副作用。郭兰等【8】研究荞麦花叶总黄酮( EBFL) 体外抗肿瘤,发现EBFL 有很强的抑瘤作用,EBFL能使肿瘤细胞停止于细胞周期G0 /G1期,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朱开梅【9】等同样证实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 /M 期。   1.5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自由基与多数疾病的起源与发展均有联系,如血管硬化、皮肤衰老、肿瘤形成等【10】。清除自由基是阻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策略,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预防了多数氧化性疾病及癌症的形成,为今后肿瘤的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动物及体内外试验都为证明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氧自由基提供有力佐证【11】。   2.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2.1 黄酮化合物与乳腺癌: 常徽【12】等人为诱发乳腺癌,给予每只SD雌性实验老鼠一次性注射MNU,然后喂养18周,观察成瘤率,同时将诱发的肿瘤大鼠分为三组,自然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给予3,6二羟黄酮灌胃治疗,而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实验组乳腺癌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并影响miRNA表达谱变化。   2.2 黄酮化合物与胃癌:为研究GL-V9(黄酮类化合物)对MGC-803 和BGC-823(人体低分化胃黏液腺癌细胞系)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李国君【13】等人用MTT 法发现不同浓度梯度的GL-V9 可以抑制两种胃癌细胞活力;同时采用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DAPI 染法观察到GL-V9能改变MGC-803 细胞核形态,激活caspase-9,caspase-3 蛋白,从而最终导致诱导胃粘液腺癌细胞凋亡。通过Fluo-3 AM (钙离子荧光探针),可以检测到在GL-V9的作用下,明显上调了 MGC-803 细胞株内钙离子浓度,这一发现,很可能与胃癌细胞株中线粒体凋亡通路的被黄酮类化合物GL-V9激活有关。除此之外,ZHANG D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