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硬结病1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硬结病1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鼻硬结病1例 郭任重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广西柳州 545002) 【中图分类号】R7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72-01 【关键词】鼻硬结病 病例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双前鼻孔堵塞2年伴双上唇溃烂口角粘连半年就诊。2年前出现左右鼻前孔先后堵塞,在当地以鼻炎用药治疗。逐渐双侧完全堵塞并于半年前双上唇溃烂、奇臭,最后双侧口角粘连,剩下中间一小孔呼吸及进食。2年来,牙齿脱落约十余颗,体重从53降到36kg,无呼吸困难。家族无类似病史。检查见颌面部尚对称,双鼻前庭闭锁,上唇溃烂,双侧口角粘连,中间一小孔,约1.5cm宽,表面覆盖大量较臭痂皮,双口角有脓性分泌物。使用3%双氧水清洗后,痂下组织色红,触之易出血,鼻前孔不通、口角粘连,张开受限,使用鼻内窥镜伸进去只见光滑黏膜,口腔内结构窥不清晰。取双侧口角分泌物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鼻硬结亚种。x线示上颌骨左侧骨质吸收,相应牙齿缺如。鼻CT结果提示上下嘴唇肿胀,并局部皮肤破溃受损,左上牙槽骨局部吸收破坏,鼻前庭软组织密度影填充,前鼻孔消失,该软组织与鼻翼分界不清,范围仅限于鼻前庭。HIV、梅毒均为阴性。第一次病理为左侧鼻前庭炎性组织及变性坏死组织,第二次右侧鼻腔深部取结果为鼻硬结病。治疗上每日用3%双氧水清洗患处,涂莫匹罗星软膏于上唇皮肤,1%双氧水含漱,全身用药为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联合应用。治疗3周后,局部痂皮及脓性分泌物已明显减少。治疗4周后予行前鼻孔成形术,其唯一的呼吸通道为口角之间空隙且上呼吸道结构窥不及导致气道插管无法进行,气管切开病人不同意,未能全麻手术。最后局麻下手术,术中出血多,影响鼻内窥镜视野,病人疼痛耐受差,最后手术失败,未能探通鼻前庭。出院时使用碘仿纱条包裹的小截导尿管填塞双侧前鼻孔支撑,口服环丙沙星,嘱其2周后复诊。其后患者一直未能随访。 讨论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多从鼻部起病,逐渐向咽、喉和气管蔓延,故称呼吸道硬结病。少数可原发于下呼吸道。鼻硬结杆菌(Frisch杆菌)传染所致。传染方式及途径尚未确定,但多有与患者长期接触史。也可能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有地区性,我国胶东地区多见[1]。病程分为三期:卡他期,鼻粘膜萎缩,下鼻甲变小,鼻腔宽敞,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但无奇臭,可持续数月或数年;肉芽肿期,临床所见者多为该期,本例患者考虑为该期可能性大。肉芽肿块呈结节增生,质硬。病变常致鼻腔阻塞和外鼻畸形。瘢痕期,瘢痕形成和组织挛缩,产生多种畸形,如前鼻孔狭窄、闭锁、鼻咽狭窄或闭锁、喉狭窄等[1]。 鼻硬结病的早期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鼻结核、鼻梅毒瘤、咽梅毒病变和恶性肿瘤等。诊断主要结合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以及临床所见的三期病变常同时存在和地区性等特点。可疑例需反复取材病检[1]。 治疗方面:抗感染是硬结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抗生素为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四环素等。近年,新发现的有效抗菌素有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其次是放疗,主要机制是抑制肉芽肿增生,减少瘢痕形成,应用于呼吸道硬结病的治疗需十分慎重,有报道提示喉硬结病患者放疗后可诱发甲状腺癌[3]。手术治疗对瘢痕闭锁、狭窄引起功能障碍可行手术切除,恢复鼻腔功能。多数学者认为,在病变根治后再行结构重建术,但也有学者认为,在未根治时亦可手术重建,再配合药物治疗仍可取得满意疗效[4]。本例患者在手术时出血多至手术无法完成考虑与未根治时炎症活动有关。长期随访表明,患者可能在治疗后1年至数年内复发,故对治疗后的鼻硬结病患者必须加强随访[5]。 参 考 文 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杜玉晓,杨成章.呼吸道硬结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5):428-429. [3]孙彦.张庆泉,宋杰,毛成艳,主编.鼻硬结病[M].鼻腔鼻窦功能重建外科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7-102. [4]Bharqava D,Date A. Palatal presentation of scleroma[J]. Laryngolotol,2001,115:679-680. [5]张盛忠,卢志达,倪鑫等.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36(1):42-43.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